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24篇
民族学   105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65篇
理论方法论   49篇
综合类   662篇
社会学   49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71.
普陀山南海观音源自古印度南滨海,经由斯里兰卡等南海诸国传入.南海观音在民间被普遍视为"慈航普渡"、"救苦救难"的海上保护神,其形成与航海关系密切.由于普陀山具备了对外交流的地域与人文优势,故南海观音在魏晋之际已有流布迹象,并于南朝萧梁时期成形.  相似文献   
72.
狄奥尼索斯崇拜的起源问题一直是古希腊宗教史研究中的一个谜。古往今来,许多学者对此作出了自己的猜测和判断。文章介绍了较有影响的几种学说,包括已经为人们接受的“色雷斯———弗里几亚”说和“希腊本土”学说,同时也指出了这几种学说存在的漏洞和疑点。通过考证和推理,文章认为“本土”说与古希腊宗教的发展轨迹更相吻合。  相似文献   
73.
我国古代盛行着太阳崇拜,对太阳循环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因此,作为"先秦历史文化总汇"的《说文解字》对此颇多反映。同时,文字的产生往往有其文化背景,《说文解字》中就有许多以古人太阳循环观念为背景而产生的文字。本文从这两方面入手对此所作的探讨,说明了文字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74.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作为中国民间宗教的观音信仰,在这种信仰体系中,印度佛教被中国汉族地区的本土文化改造,成为了一种以中国民间文化为主体的民间观音信仰.这种民间信仰具有信仰历史悠久、信仰具有功利性、具有"女神崇拜"的特点、儒释道充分交融四大特征.  相似文献   
75.
本文从湟源大华中庄遗址中出土的铜杖首中母子鹿与狼造型的分析入手 ,对青海卡约文化之鹿纹进行了研究。认为鹿作为图腾化身信仰主管人类的繁衍以及保护人类直至发展到主管万物无所不能的神 ,它反映了光明与黑暗 ,善与恶这样一个二元论宇宙观  相似文献   
76.
[模拟题目] 偶像就是被崇拜的人,一个人之所以被他人崇拜,必然有其独特的魅力。请以“偶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章。[第一段]  相似文献   
77.
晚近以来,韩愈的道统论在当代儒学研究者中影响巨大,然而与之对应的周敦颐、邵雍等新儒家的"宗孔论"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就中国文化史的历史进程而言,宗孔论之影响绝不逊色于道统论.通过对周敦颐和邵雍的宗孔思想的研究,以道统论向宗孔论的转化为线索,可以揭示儒家从圣王崇拜向圣人崇拜的转换之原因及其对于中国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特别是在东西方文化碰撞的"礼仪之争"中,"宗孔论"的圣人崇拜在对抗基督教的上帝崇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8.
李光辉 《殷都学刊》2008,29(3):109-114
沈从文的女性崇拜极具现代品格,这使得其在现代作家中独树一帜。他提出重建民族品德,并将女性视为重塑民族品德的载体。这种优化女性的做法不具有女权或革命意义,它深受民族心理与习俗的影响,也与其个人的经历密切相关。探求其女性崇拜背后的心理隐秘,有助于从创作心理上解读沈从文的作品。  相似文献   
79.
《列王纪》中一些英雄形象活跃于维吾尔古代民间文学之中.这可能与波斯袄教的传入同时,并与伊斯兰教传入前就已根深蒂固的尚勇精神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80.
本文从腾格里崇拜、圣山崇拜与力崇拜这几方面人手,从文化层面民俗学角度对鄂尔浑突厥汗国以《阙特勤碑》为代表的几个重要碑铭作了初步文化分析与探究,以期追寻突厥语族民族古代文化、思维观念、认识观念与礼仪习俗的某些特质以及若干典型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