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76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3篇
人才学   23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211篇
理论方法论   26篇
综合类   409篇
社会学   49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李夫生 《中州学刊》2005,(4):154-156
老子之"道"强调"无为"、"法自然"的原则,而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则强调"有"和"存在之物"的原则;老子明言"道"是不可言说的,而赫氏则明言"逻各斯"是可以言说的;老子主张对"道"的把握通过"体悟式"的认知方式,而赫氏则主张对"逻各斯"的把握主要走"分析式"之路.以当代的眼光看,老子之"道"与赫氏的"逻各斯"并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两者之间的差异正好可以互为印证、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92.
社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道明  李海强 《东岳论丛》2011,32(11):131-134
社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既存在相似性又存在差异性。从概念抽象与方法论上看两者有相互交叉的理论基础和内涵,即无论是个体层面还是群体层面,社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均具有强烈的有机相关性与可类比性,系统"阀值"理论研究也印证了这一点。由于社会生态系统中的人所体现出来的主体性与能动性,以及赋有社会环境特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存在,使两个系统在结构与功能上又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异性。通过对两个生态系统的比较研究,阐述了社会生态学未来发展塑造其学科独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93.
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德法两国作家—读者二元体系的内在变化,体现了市民阶层社会地位的提升以及要求政治自由和社会平等的愿望,但同时也折射出两国市民阶层所处历史环境的差异。作家—读者二元体系客观反映了18世纪德法两国市民阶层历史发展的同一性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94.
泛化“封建”观有悖马克思的封建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冯天瑜认为,将周秦之际至清中叶的两千多年中国社会称之“封建社会”,曾被视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结论,并长期得以沿用;然而,认真研读马、恩论著,尤其是马克思晚年的民族学笔记,便会发现,这种看法其实是一种误解。将秦汉至明清称“封建社会”的泛化封建观,是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封建社会原论相悖的。陈启云认为,传统中国究竟是属于“封建型”抑或是“大一统”、“专制”、“独裁”型,如果从“范畴理论”而言,这两者是绝不相容的;但从“历史事实”而言,这两者却常常是并存的——有时是先后轮转(如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多数情况下是同时并存(如西周、战国、秦汉、隋唐、辽金元)。张国刚认为,我们在看到历史的差异性和各自特色的同时,也要认识到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同一性,所以,关于历史阶段划分,既可以用唯物史观的标准,把中国的中世纪叫做封建社会;也可以按照生产力发展水平,用上古、中古、近代来划分;还可以用时序如史前、族邦、皇权、共和等概念来划分历史阶段,使国内外学者能够在学术上做到沟通和理解。许苏民认为,冯天瑜提出的关于自秦迄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宗法地主专制社会”或“地主社会”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与经济之统一的标准,自秦迄清中国社会性质实际上是皇权官僚专制社会。  相似文献   
95.
北宋易学思想理论的建构基本上是循着官方和民间两条路线前行的,二者既相互融合,又互相排斥。与官方易学偏重于对《易》社稷大道的思考不同,民间易学对北宋易学研究做出了突出成就,其贡献在于易学家以其理性求索精神将北宋易学研究从神学提升到了形而上学理性思辨的层次。  相似文献   
96.
中西古近代文论的运用数学观念,是指文论借助数学的意念、形态,特别是思想方法来衡文论艺,阐释文论的现象和规律,这是一笔应予珍视的文论遗产。中西古近代文论的共同性在于都具有精确性、审美性和工具性;其差异性在于中方偏重人情———侧重情韵、品格、含蓄,西方偏重物理———侧重物态、数理、推究。二者的同异性是由文学与数学的学科性质,中西各自的文论传统、思维习惯和民族心理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97.
所谓协同正义,是指同一性正义原则与差异性正义原则相协同而生成的正义。罗尔斯对平等的关注可以理解为主要基于同一性正义原则,诺齐克对自由的关注可以理解为主要基于差异性正义原则,罗尔斯与诺齐克都没有看到正义应当是差异性原则与同一性原则的协同。罗尔斯正义论的不足在于以同一性统筹差异性,而诺齐克正义理论的不足在于以差异性统筹同一性。  相似文献   
98.
杨晶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1):171-173,176
本文对不同外语阅读水平的大学生在元认知策略使用上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元认知策略对不同外语阅读水平组的学生都产生了影响:高水平组的学生在使用元认知的分项策略"自我管理、自我评估和指向性注意"时所占的比重更大一些,而低分组的学生在"计划"和"问题辨认"这两个分项策略的使用频率高一些,但两组学生在"选择注意"和"自我监控"上的使用频率相当。由于这种对元认知策略成分选择比重的不同,导致了他们在外语阅读成绩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99.
现代性本身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是对差异的追求和肯定,二是对总体化的追求和肯定.西方现代性的差异性来自于公民社会,其总体化来自于启蒙;中国的现代性也体现出差异性和总体化两个侧面,其差异性来自于地域文化,总体化则来自于国家意志.毛泽东的现代性追求同样体现着中国式现代性的特点,即在策略上充分利用地域文化的差异性,而在终极目标上始终追求国家权力的总体化.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这种现代性亦得到体现.20世纪中国文学中存在着两种意义论:一是对异质性地域文化经验的表现,二是对总体化国家意志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