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1中医师承教育与学位教育相结合的实践 1.1导师队伍管理 为更好地实现师承教育与院校学位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采取师承导师指导与学位导师指导两者相结合的教育形式,能够切实有效地规避师承制专业学位教育中导师指导方面出现的问题,以便建立行之有效的新型师承制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师承导师绝大部分为研究生导师,同时针对少数校外名老中医的实际情况,学校特别颁发导师聘书,并辅以校内有经验的研究生导师协助指导,从制度上保证师承专家指导学生的主体性及指导过程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52.
陈确是刘宗周三大弟子之一,拜师蕺山是其人生的转折点,对老师的孺慕之情也比其他同门更为深厚,他在其师生前三往问学,死后三往祭奠。刘宗周也曾以"千秋大业"相期许,这种期许成为陈确撰写《大学辨》与《性解》完成对宋儒学术批判,以及倡导"素位之学"的精神动力。陈确后半生还致力于蕺山学的弘扬,曾组织省过社以及同人讲会,薪传"证人社"。  相似文献   
53.
江藩的《汉学师承记》是研究清代学术思想的重要著作。长期以来对它的评价见仁见智,总体上总是将它与清代汉学和宋学派的斗争相联系,其实江藩作此书的旨趣不完全为了推尊汉学而排斥宋学,根本的动机是为了明道、传道、经世,这是传统儒士身份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54.
从学术谱系的角度看,现代词学的确存在着南北两派,北派以王国维、胡适为思想旗帜,南派以朱祖谋、况周颐为实际领袖,他们在学术理念、治学路径、师承关系等方面各具特色。然而,无论有怎么样的差别,他们都能在继承的前提下有所创新,确保学术统系得以传承,学术思想得以发扬,并成为现代词学发展进程中两支重要的学术力量。  相似文献   
55.
《社科纵横》2018,(3):92-96
十六国时期,河西本土学者与避乱寓居河西的学者共倡儒学,使河西一隅文化斐然,人才济济,"子孙相承,衣冠不坠","号为多士"之区。从十六国初期到北魏北周,北方每一个的政权的每一个明智的君主,都曾经采取明确措施宣导推崇儒学,且形成了一个有师承的儒学传授关系,尤以酒泉郭瑀刘昞最为显著。在儒学影响的背景下,河西地区的学术传承对北朝时期整个北方的文化发展,以及文学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6.
元末《春秋》学家赵汸一生求学名儒,交游贤达,潜心治学,成就卓然。赵汸的《春秋》治学理念,导源于对黄泽师说的积思自悟。黄泽所指示的《春秋》学方法和理念,对赵汸研治《春秋》具有指导性的意义,赵汸的《春秋》学成就,正是对黄泽《春秋》治学方法及理念的具体践行和进一步发明。赵汸的《春秋》学,以探究《春秋》书法义例为门径,以明辨圣人经世之志为旨归,秉承师说而能思悟发明,追踪左氏而能兼综古今,浸润宋学而有汉学之风。  相似文献   
57.
师承关系是学派形成的重要动力,进而为建构学术话语体系提供基础。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师生三人的师承关系建立起西方最伟大的学派,同一时期,孔子和他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在当代,师生间的传承规律仍然被学术界的重要学派所证实,索绪尔及弟子共同开创了结构主义语言学派,胡塞尔、海德格尔与伽达默尔的师生传承形成了现象学、诠释学学派。  相似文献   
58.
汪超 《兰州学刊》2014,(8):33-37
宋代文人通常因官场迁转、贬谪、游历、退居等缘故流向地方州郡等文坛基层或边缘地带。文人担任地方官员,兴学养士,起到夯实地方文坛基础的作用。文人,尤其是有重要影响的文人在地方州郡县邑活动,传道课徒,则起到知识普及的效果。他们与从游者通过讲习艺文,溪山俊游的方式互动,为地方文人获取新知,进行文学实践提供帮助。凡此均有助于提高地方教育水平,为地方文坛培育新人;加强学说流播,扩大学派影响;沟通主流文坛与地方文坛,有助于地方文坛建构。地方文坛精彩的篇章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流转到当地的文坛精英,及其周围的同道、门生谱写的。  相似文献   
59.
乐人是唐乐的创造者、传承者、传播者,其音乐传承方式是唐代音乐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它大致有家传、师承、家传兼师承、以及梦授说四种方式。通过对这四种传承方式的考察,可以了解它们在唐代音乐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阐明南北音乐、胡乐与中原音乐、宫廷音乐与地方音乐的交流和融合,还可以更好地认识梦授说这种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60.
略论郑燮诃     
郑燮的词因其诗、书、画的盛名而被湮没.抛却偏见,本文论述郑燮词从其个性形成的时代与家庭背景及词学师承入手,分析其词作锋锐辛辣,明白晓畅和独树一帜等特色,以期能客观、公正的评价郑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