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4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王佺 《云梦学刊》2006,27(1):55-58
文章引证大量事例和文献资料,深入分析了唐人投匦和献书行为的性质特点、主体身份、目的动机,以及具体过程等环节,全面考察和介绍了这种特殊的干谒现象。在干谒之风盛行的唐代,文人干谒求官的方式和途径是复杂多样的,而通过投匦或献书干谒皇帝,以求仕进的现象,无疑是最为特殊的。它充分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仕途的热衷和对自身价值的高度自信。  相似文献   
22.
邓锡斌 《南都学坛》2008,28(5):67-71
初盛唐文人干谒成风,他们留下的大量干谒作品成为初盛唐文学的优秀组成部分。这些干谒作品大都一洗前朝同类作品卑缩阿谀的格调,处处流露出初盛唐特有的昂扬乐观的时代气象,而这正是初盛唐文学最可贵的精神内涵。这种精神内涵在初盛唐干谒作品中主要体现为:济世救时的人生理想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情怀;强烈的功名愿望和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平交王侯的姿态和傲视权贵的意气以及极度自信的意识和浪漫主义的基调。其主要文学价值在于展现了初盛唐文学最可贵的昂扬进取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23.
干谒行为在唐代公开而盛行,士子们为求得达官显贵的赏识、援引、擢拔、揄扬而投献诗文,表明汲汲进用,经世致用的抱负,从中呈现出多样的干谒心态,折射出人格的复杂性,这在其他朝代是少见的,值得我们分析。  相似文献   
24.
朱炳宇 《社科纵横》2007,22(12):91-92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生活在唐王朝由鼎盛转入衰败时期。而干谒之风在盛唐时期最为风行,此时期的李白亦未能免俗,也走上积极的干谒之途。他胸怀"济苍生,安社稷"的远大志向,以大鹏自喻,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他有着绝世的才华和强烈的报国之心且欣逢盛世,本能大有作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但却屡屡失意,仕途极为不顺,最终未能如愿,失意而归。本文拟从李白走上干谒之途的原因、经历来探讨李白仕途失意的原因。  相似文献   
25.
由于唐代科举制度的不完善,干谒请托成为考前的必要前奏,应举士子便在这一过程中上演了一幕幕充满喜怒哀乐的活剧,引来时人不断的批评,直至宋代罢除干谒行卷,一切付诸试篇。  相似文献   
26.
方雪梅 《老年人》2014,(4):40-41
正公元872年的深秋,一位年轻的寒士告别庐山的满山秋色,来到湖南境内,开始了他"干谒"生涯的潇湘之旅。此人就是晚唐著名诗人杜荀鹤。学以入仕,乃唐代士子们的最大理想。而所谓干谒,指士子为了科举入仕,游历各地,拜访文坛名家、宦海权贵,以求得到提携与帮助。此风在晚唐尤为陡烈。因当时的科举制度允许权贵引荐人选,被荐者有了权贵之荐往往仕途通达顺畅。一时之间,科场请托之风卷起尘嚣一片。杜荀鹤(846~904),字  相似文献   
27.
28.
干谒词是柳永的一类特殊作品,它是作者为追求仕宦所作的一种大胆的尝试和积极的努力,经过对词作本身和与其它词人同类作品的比较分析后,我们可以看到它的特殊性和在词史上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29.
干谒活动为中心来研究南宋文人群体,是一种文化史的批评,在方法论上属于文化学的研究范畴.系统研究南宋文人的干谒活动及其干谒心态,研究南宋士大夫在特定生活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性特征,对于认识和考察宋人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历史面貌,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对于拓展宋代文学的研究领域和推动古典文学研究的现代化进程,有一定的启示.笔者试从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和传播学的角度入手,探讨整体研究、分类研究、分段考察、比较研究、诗史互证、知人论世等研究方法,在南宋文人干谒与文学研究中的意义,力图选取适当的研究方法来还原南宋文学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30.
中国古代诗歌的抒情性传统,已为人普遍接受,中国诗歌的交际性传统同样值得重视.中国古代诗歌的交际功能源远流长,创作者众多,涵盖题材广泛,作品数量极大.这一传统的形成与发展,既与诗歌本身即含有多重(包括交际)属性有关,也与中国传统社会中以儒家为主导的礼俗文化有关,更与中国古典诗歌的体制有关.中国古代诗歌的交际性传统为中国古人提供了更为含蓄、优雅的表达方式,也倒逼着人们不断翻新出奇,创作出更富有艺术个性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