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4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228篇
劳动科学   43篇
民族学   42篇
人才学   44篇
人口学   96篇
丛书文集   1021篇
理论方法论   245篇
综合类   1532篇
社会学   253篇
统计学   78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71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266篇
  2008年   302篇
  2007年   271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3 毫秒
21.
1986改革中,加纳政府根据结构调整方案(SAP)和2020计划,关注教育中存在性别的不平等现象,努力解决女生在科学、数学和技术课程(SMT)的学业成绩、入学率等问题,并建立女子教育联合会.问题的解决要依靠真正普及免费的义务教育以及将妇女教育延伸到职业和高等教育机构.  相似文献   
22.
论实质平等     
实质平等,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纠正由于保障形式上的平等所致的事实上的不平等,依据各个人的不同属性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对作为各个人的人格之形成和发展所必须的前提条件进行实质意义上的平等保障的原理。本文认为,相对于形式平等而言,实质平等平等权中处于从属地位,其实现只是一种政治道义义务,不具有可执行性和可诉性。  相似文献   
23.
张皓 《淮海文汇》2003,(6):28-32
正义是人类永恒追求的主题,而有关政治正义,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早在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那里已经对政治正义有了系统的论述,随后的政治哲学家们也对政治正义理论作了进一步发展,美国学者罗尔斯是现代政治正义论的典型代表,他在其论著《正义论》中曾对此作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24.
李贺和比喻     
李贺的比喻和一般比喻差别很大,他经常颠倒喻词和被喻词之间的关系,给人带来震撼。这种比喻方法,不仅表现了李贺心中万物平等的思想,也展现了迥异现实的另一世界的景象。  相似文献   
25.
伊拉克战场上美国女英雄的形象正在幻灭,这一奇怪的现象导致人们重新观察美国军队中女兵多的事实,两种现象的同样一种原因是美国社会长期存在的男女不平等.美国政府急于把妇女推向战场,并不是真正出于对妇女社会地位的重视,而是为了满足其称霸世界的政治利益需要,为此而参战的美国女兵,不仅不能成为英雄,而且必将成为"另类的炮灰".  相似文献   
26.
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平等。在今年“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振臂呼吁:国家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努力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27.
扩张主义文化与文化扩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的扩张主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建立之初开始的近一个世纪的领土扩张,19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向美洲大陆和海外的经济扩张以及20世纪在全球的化扩张,无不体现了美国是一个不断向外扩张的国家,当然这一切都与其经济政治及安全的现实利益有关。本主要从历史、宗教和哲学这几个角度去分析扩张主义的化渊源,并对美国日渐重视的化扩张进行探讨。作认为在国际格局多极化和化多元化的环境下,化霸权主义是不得人心的,只有化间的平等交流才有利于各国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8.
“社会转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代解释性概念,在最宽泛的意义上,“社会转型”所要表达的是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实现的历史性跃迁。在“社会转型”的理论视阈中,作者认为,制度伦理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伦理的主要表现形式,既关系到当前中国制度变革的方向和社会发展的未来前景,同时又成为社会伦理体系建设的基本途径。研究社会转型时期的制度伦理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建立社会转型时期制度的合理秩序,促进社会转型时期制度的和谐发展和良好循环。基于如上认识,本文分析了制度和制度伦理的基本含义,阐释了制度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探讨了转型时期社会秩序的建立过程中制度伦理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29.
为了体现教育的平等化原则以及减轻财政负担,世界各国政府纷纷推行助学贷款制度,然而在决策中却遇到了平等和效率的两难抉择。面对困境,各国政府做出了各自的决策,有的注重公平,有的注重效率,有的试图兼顾公平和效率,其中的得失成败,可为我国的政策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0.
康有为少年聪敏卓异,而有绰号“圣人为”。其后严格的家庭教育和复杂的求学经历,尤其是佛学和西学的影响,使康发展成一种“圣人”心态——即自以为圣人,“日日以救世为心,刻刻以救世为事”的抱负和舍我其谁,勇于承担国家和民族大义的无畏精神。这一心态对康有为的思想和文化活动如平等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大同思想和宗教情结都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