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38篇
  免费   578篇
  国内免费   112篇
管理学   2052篇
劳动科学   91篇
民族学   272篇
人才学   1086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1809篇
理论方法论   1023篇
综合类   9173篇
社会学   3665篇
统计学   146篇
  2024年   255篇
  2023年   879篇
  2022年   369篇
  2021年   816篇
  2020年   508篇
  2019年   542篇
  2018年   189篇
  2017年   404篇
  2016年   553篇
  2015年   679篇
  2014年   1313篇
  2013年   1198篇
  2012年   1350篇
  2011年   1598篇
  2010年   1338篇
  2009年   1472篇
  2008年   1412篇
  2007年   961篇
  2006年   722篇
  2005年   642篇
  2004年   465篇
  2003年   426篇
  2002年   377篇
  2001年   300篇
  2000年   228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蒋晶  王琳 《天府新论》2004,(Z2):232-233
五四时期文化的巨大变迁,新质与旧质的交替更迭,让乡土作家陷入了理智与情感的两难一方面,他们作为时代的启蒙者,肩负着理性评判乡土的使命;另一方面,受乡情的羁绊,他们冷峻的批判笔调下又时常透露出绵绵暖意、浓浓乡思.  相似文献   
62.
一、活动背景广东省Z卫生学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大部分科目是3学年制,有少量的2学年制(课程实践时间也包含在内)。两年制学习时间紧张,学生没有心思和精力开展活动。在这种高度紧张而又缺少适度放松的环境下,  相似文献   
63.
法国近代高等教育模式的演变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国在大革命后建立的各种专门学院不仅先于德国柏林大学揭开教育近代化的序幕,而且发展成为近代高等教育的另一大模式。其基本特征是注重科技注重实用价值,并与科研机构相分离。这一模式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64.
张謇开创我国纺织教育的先河,本文阐述了张謇历尽艰辛创办南通纺织专门学校的历程,培养急需人才的办学目的;力求忠实精进的办学宗旨,有利于全面发展的课程设置以及注重实践环节的教育特色,张謇办学所体现的纺织教育思想对当前的办学仍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5.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孕育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温床。在阐述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生成要素后.提出在研究生教育中创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以促使研究生创新能力生成。  相似文献   
66.
英国中小学的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作为一个传统国家,特别重视16岁以前儿童的学校道德教育,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有信仰、有德性、有礼仪、有学问的绅士是其始终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67.
课程重修是内蒙古民族大学与时俱进、教学管理不断改革深化的重要举措,是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的大势所趋。为了保证课程重修名实相符,需要从内蒙古民族大学的实际出发,认真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68.
新一轮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研究的效果。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语文课程标准》开篇便指出了“现代社会需要公民具有合作意识”,“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重要途径”。这告诉我们,合作不仅是有效的学习手段,它本身也是一种目的,  相似文献   
69.
博客文化对课程与学习的影响 --基于"成长博客"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客文化已成为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客文化具有高雅与通俗兼容、个人性与公共性结合、历时性与共时性并存等特征,备受广大教师、学生的青睐。博克文化正在对课程产生巨大冲击,并影响广大师生的课程观与学习观,进而促进其学习方式与工作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70.
分析“电子技术”课程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对本课程各个教学环节进行了探索性改革:课程教学与现代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构建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电子技术课程系列化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