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90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18篇
社会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中国的科技现代化进程在改变着中国的社会发展。反思中国科技现代化的进程和对中国社会进程的影响,科技文化价值观起着核心作用。总结经验,面向未来,中国科技现代化的文化取向主要是先进性、创新性、融通性、可持续性和人本性。  相似文献   
72.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颁行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11条第1款对在我国领域外形成的证据,设置了特别证明程序。该规定存有弊端,它是对我国领域外证据的不公正限制。特别证明程序不应适用于所有的证据类型,而只应适用于在国外形成的公文书以及其他特殊事项所涉及的证据材料,且经外交机关证明或认证为真实后,即可获得证据能力。  相似文献   
73.
廉政、廉政建设是当前我国社会关注的主题之一。领导学是关于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领导活动的规律性学问,从领导学看廉政,就是从领导活动必然的普遍存在看廉政的应然性,从领导活动具体的特殊存在看廉政的实然性,从领导活动的能力展示看廉政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74.
罪行极其严重是刑法条文规定的死刑适用条件,但过于抽象,不利于司法实践。结合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和刑罚根据论,罪行极其严重的应然解释路径是三要素阶层式,客观危害性、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是死刑适用条件的考量因素,三者的评判顺序应当是客观危害性第一、主观恶性第二、人身危险性第三,以此发挥功能主义和目的主义的刑法导向。  相似文献   
75.
应然与实然是法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作为两者切换点的宪法功能,正是通过其复杂多层次的功能体系从应然走向实然而将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纳入到宪法所构建的秩序中.宪法功能在宪法自身的完善、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和宪法切实的实施三个方面前提条件下,通过由社会到宪法再到社会的宪法运行过程,由应然向实然转化,对社会其他现象产生着实际影响.宪法结构的缺陷,宪法观念的影响,以及宪法机制的有效供给不足是转化的主要阻碍因素.相应的,宪法功能得以真正实现也需要完善宪法结构;引导和培养宪法主体的宪法观念;以及健全宪法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6.
包晓峰  衣永红 《理论界》2013,(5):193-196
多年来,灌输一直被当成一种非法的教育手段而为人们所诟病和唾弃,人们甚至因为灌输质疑思想政治教育的合法性,这是一种深刻的误解。为了消除这种误解,必然要从“实然”与“应然”。也就是路向与目标双重维度澄清灌输的合法性,并按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双重尺度对其进行重构。为此,需要从根本上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理念置于主体闻性的视域之下。  相似文献   
77.
地方院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产生与存在的应然性,发端于企业对科技创新与应用的“强烈需求”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及职能拓展的需要,更决定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呼唤。应该明确的是,当前我国校企合作教育是时代之要求,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8.
教师职业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教师个体成长与发展是一个逐渐专业化的过程。专业化是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基本目标和理性诉求。教师不是“教书匠”,其基本职责是教书育人,其应然角色是教育家。以培养小学教师为宗旨的各种小学教育专业办学模式各有优缺点,但它们与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与规律的契合度不尽相同。选择学科化小学教育专业办学模式是实现小学教育专业办学模式与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契合的逻辑结论。  相似文献   
79.
德性儒学的成就、困境与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化思潮盛行、传统儒家受到打压的思想氛围中,现代新儒家适应儒学由传统转向现代的大趋势,从弘扬儒家德性入手,掀起了中国现代哲学史上的新儒学运动。德性儒学发端于梁漱溟,中经熊十力奠基,到牟宗三终结。德性儒学批驳西方中心主义,彰显中国哲学的民族精神,接续传统并走出传统,把握人性根本,回应西方哲学的话语,安顿价值世界,挺立道德主体性,开启中国儒学发展的新阶段,做出了历史性的理论贡献。德性儒学未能突破道德中心主义的藩篱,无法从“内圣”中顺利地开出“新外王”,应对以科学与民主为标志的现代化进程,无法为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无法突破“精英儒学”的小圈子,从而陷入困境之中。拘于道德理想主义的情结,过度强调应然,没有直接面对实然,是其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0.
自泰罗创立管理学到今天,这一关于管理学属性的争论已经跨越了三个世纪,这似乎是一场没有结果的争论。在这场“管理学”的学科属性之争中,对于“管理”或“管理活动”的定义其实再没有太大的分歧。在本文看来,这一争论实质来源于从“管理活动”到“管理学”这“惊人的一跳”,或者说,“管理活动”并不能必定推导出“管理学”应如何进行研究。在这“惊人的一跳”过程中,绝大多数观点包含了“应然”的成分。因此,对管理学属性的研究——即“元管理学”研究要摆脱无谓的争论,必须从“应然的研究”走向“实然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