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86篇
理论方法论   26篇
综合类   231篇
社会学   19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百年中国学术地图.薪火相传的五代学者,做出了令人难以忘怀的工作。百年中国史上的五代学人:蔡元培、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王国维先生是百年中国史上的第一代学人;胡适、陈寅恪、金岳霖、冯友兰、赵元任是第二代学人;张岱年、钱钟书、费孝通、金克木、季羡林,则是第三代学人;王元化、李泽厚、张光直、李亦园是第四代学人;李零、葛兆光、梁治平、郑也夫可以称作第五代学人。  相似文献   
22.
朱一新与康有为关于《新学伪经考》的辩论一直颇受学界关注,但其中直接关系此次论学始末详情的若干史实,如康有为致朱一新的书札数量、双方书札的往返次序、各通书札的撰写时间以及论辩的中心话题等,仍有必要再作细致考察。朱、康有关《新学伪经考》的辩论起自1890年秋末冬初,迄于1891年夏末秋初,《新学伪经考》始终是这场学术辩论的中心话题。康有为两通佚札的发现以及与之相关的考察,不仅能够纠补已有研究的诸多讹失,更有助于重建朱、康辩论《新学伪经考》的基本经过。  相似文献   
23.
康有为那里,教与学相混,孔子之学、孔子之教、孔学、孔教异名而同实;严复强调教与学各不相涉,始终侧重对教与学进行区分。这使康有为、严复所讲的教呈现出宽窄之分。康有为将教理解为教化之教,将保教视为保国的不二法门;严复对宗教的态度与康有为大相径庭,认定宗教与科学、自由相悖,反对通过保教来保种、保国的做法。康有为、严复对孔子思想以及孔教的理解既有差异,又有诸多相似之处。这使康有为与严复宗教观的比较成为一个饶有兴趣的问题。  相似文献   
24.
试论丘逢甲与康、梁、黄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丘铸昌 《学术研究》2001,(2):118-123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梁流亡海外,丘逢甲始与其相交往.光绪己亥腊月(1900年1月),丘逢甲应康有为邀请,赴香港,与其会面,共商国事,谋"勤王"起事,达成初步共识.随后,在新加坡再相会.由于种种原因,康、丘友好关系破裂,从此分道扬镳,各行其是.本文重点论述了丘逢甲与康有为的关系.此外,也涉及丘逢甲与梁启超、黄遵宪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在中国近代政治事件中的态度.  相似文献   
25.
1925年翁同日记影印出版时,翁氏后人和张元济曾从"为师者讳"的目的,有意删去日记中的有关文字。文章根据日记原件与影印本作了对照,分别指出删改的文字,对研究翁氏本人和晚清史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6.
康有为不仅是一个思想家、政治家 ,而且是一位历史学家 ;他不仅有研究中国历史的著作 ,也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历史进行了阐述。他研究欧洲特别是德国的历史采用了“类比法”,将中国历史的观点和尺度应用于研究外国历史 ,使欧洲、德国等的历史发展成为中国的“镜子”,以呼唤国人学习西方 ,进行改革 ,选择君主立宪的制度。从历史学的角度 ,康氏的历史类比法虽然只涉及到表层现象 ,但作为历史研究从传统到现在的过渡 ,已反映出由旧到新的历史写作形式的转轨。这种新世界历史观 ,不再被视为一种不断循环的历史倒退论 ,而是一种革命性的进步。  相似文献   
27.
劫后重逢 1914年春天,徐致靖和康有为劫后余生,终于在杭州重逢,此时离戊戌年已近16个年头。两人目光一对,康即自称小侄,抢先几步,跪倒在地。徐也跪下,两人抱头痛哭。康说杭州当道朱瑞是袁世凯的人,怕隔墙有耳,建议笔谈。  相似文献   
28.
中国近代社团文化缘起于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为了救亡图存,提出了"合群救国"、"合力求知"的思想主张,并得到了进步的士绅阶层的响应.因此,在维新派的号召和组织下,从京师到各地,进步的士绅组织起来了数十个学会,封建传统的"君子不党"的藩篱因此而崩溃了.维新派开创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集会结社的先河,开辟了中国近代文化的新领域--社团文化.  相似文献   
29.
玲新 《当代老年》2008,(5):24-24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放了股票市场;到了二十一世纪的近两年,中国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股市热潮时代。其实,要说起中国股票的渊源,就不得不提起改良主义的先驱者康有为。早在一百三十年前,中国就有人发行了史上第一张具有真正意义的股票,这种股票是康有为当时国内变法筹备资金而在海外发行的。  相似文献   
30.
汪洪亮 《天府新论》2008,(5):118-122
近代和谐社会思想与实践开启了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近代化过程,实现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和谐文化的对接和契合,在中国和谐社会思想史上占据了重要位置.近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与努力,就是近代国人对中国传统和谐文化进行近代诠释的过程,而如何处理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始终是最为重要的一个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