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60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张晓庆 《理论界》2012,(1):120-122
庾信《哀江南赋》的写作时间,历来说法不一,学者们莫衷一是。笔者通过释证"《燕歌》远别,悲不自胜;楚老相逢,泣将何及!"以及"天道周星"等赋文,补证此赋作于北周武帝宣政元年(578)12月,系庾信晚年作品,这对进一步认识庾信晚年的思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2.
学界一直对《滕王逌序》这篇文字高度重视,认为它是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关于庾信文学才华的最早的批评文献,但至于滕王逌本人的文学思想,却向来罕有人论及。《滕王逌序》这篇极为罕见的至今保存完整的北朝文论资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足以使我们对滕王逌的文学思想产生较为明晰的印象,同时它也体现了南北朝末期最优秀的文人齐聚长安时文学思想观念上的碰撞和交融。  相似文献   
73.
庾信交游资料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庾信一生交游广阔,与南北朝众多文士都有交游唱和。关于庾信交游的研究,只有少数论著和论文有所涉及。总体来说,目前学界对庾信交游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在前人考辨的基础上,结合庾信的生平、创作情况和相关史料记载,对庾信作品中出现的颇有争议的"徐报使"、"裴仪同"、"何仪同"、"薛文学"等交游资料进行详细的考证和辨析,得出较为合理的结论,才能进一步理清庾信与徐陵、裴政、何妥、薛道衡的交游情况,更准确地解读庾信的内心世界和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74.
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在明清时期诸多古诗选本中表现出对庾信的特别推崇,称许其性情至深,才气横溢,尤重其使"辞"之能,作为其诗学观"情辞并重"的典范,并从诗品与人品方面就历代对庾的批评给予辩解。在论杜甫与庾信的继承关系中,强调庾信"前代之师"的地位,甚至认为杜对庾之五言"亦趋亦步"。这样的推崇与编选者的身世经历和诗学观念相关,也是陈氏意欲为六朝诗正名以及建构六朝诗史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75.
(1)从文学复变关系看,庾信复举《诗经》《离骚》以来所倡导的吟咏情性、发愤以抒情的诗学大旗,踵事增华,为宫体诗,后世或视其为梁陈绮靡文学代表加以批判,或以之为律祖肯定他对诗歌形式美发展的贡献;(2)庾信博学多识,通过诗文写作使事用典、预麟趾阁校书及制礼作乐等方式,传承播讲文化知识,为北朝文化发展和中国文化演进作出了突出贡献;(3)庾信作为萧氏诗文革新集团干将,树立起影响深远的庾信体(徐庾体)新写作范式,真正完成了文的觉醒,他所高标的以悲为美精神成为了后世写作思想泉源,一切能为当下激活古代文学(文论)功能,推进文学研究、文化建设提供学理启示。  相似文献   
76.
作为六朝诗歌的集大成者,庾信以其“为梁之冠绝,启唐之先鞭”的诗歌成就和文学史地位以及“绮艳清新”的诗风成为杨慎论述六朝诗学观的典型个案。杨慎在前七子宗汉魏、盛唐诗歌的复古诗学思潮中对庾信诗歌亲睐有加,倡导“尊唐”而不可“卑六代”,从诗歌声律、诗歌内容的承接和发展以及诗歌美学风格多方面建构六朝诗学观,将六朝诗歌的审美特质和诗歌史地位提高到了新的水准,显示出杨慎六朝诗学独特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77.
庾信进入北朝以后所作的《拟咏怀》是对阮籍《咏怀》的拟作,但这并不是亦步亦趋的简单仿拟,而是二人在人生困境上的息息相通。本文即从夜、路、心三种意象的运用来分析庾信《拟咏怀》对阮籍《咏怀》的接受,从中可以看出其中既有一一对应的模拟范式,又有选取阮籍的行为事迹与咏怀诗进行互相照应的模拟之作,同时更有咏怀即咏心的内摹仿之作。庾信对阮籍的接受原因一是相近的地缘因素,一是相似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78.
庾信是六朝集大成的作家,又是唐诗的先驱者。在艺术手法上,特别讲究形象、声色,长于骈偶、用典。从当时为其编全集的滕王宇文,到杜甫、倪、沈德潜、刘熙载,都高度评价他在文学史上承前启后的作用。本文将其行事、作品略加系年,并列举同时代作家主要事迹,试图为古典文学研究者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79.
杨慎的五言诗宗六朝,但更得庾信风致。本文主要从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上探讨杨慎对庾信的认同、学习和吸收,说明杨慎对六朝诗风的喜好和重视以及为六朝诗风在明代复兴所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80.
书屑集     
田丽雅 《社区》2012,(5):11-11
小园之赋 读庾信《小园赋》。读到“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便觉山也朗润,水也清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