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9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33篇
管理学   178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38篇
人才学   63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1068篇
理论方法论   125篇
综合类   1944篇
社会学   311篇
统计学   2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278篇
  2011年   314篇
  2010年   275篇
  2009年   286篇
  2008年   305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对21世纪中国知识分子问题进行了六点探讨:从知识经济时代的高度认识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和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气;改革知识分子领域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将知识分子工作纳入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促使知识分子的社会流动朝着自主、有序、良性的方向发展;加大对科研、教育和文化领域的资金投入,切实改善这些领域知识分子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有针对性地做好非公有制领域的知识分子工作。  相似文献   
12.
通过顾准的人生境遇分析中国知识分子为官、为儒的命运 ,提出 :官有官道 ,文有文道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有追求 ,更有窘迫 ;思想大师来自于苦难和冷清 ;思想让人成为人  相似文献   
13.
延安时期,在革命队伍中存在走出家庭、追求信仰、投身革命的女性作家群体。在这一群体成员的革命书写中凸显出近乎于宗教虔诚的革命领袖崇拜倾向,其精神构成中内涵着强烈的领袖情结。在延安女作家的领袖崇拜话语中,可以梳理出情感逻辑、信仰逻辑和神秘主义逻辑的非理性因素。处于政治权力边缘的延安女作家,为了获取自己的精神价值,借助于革命叙事有限地、部分地实现了介入公共政治生活、间接获取政治权利的欲望;她们对于领袖人物的崇拜与书写,是革命阵营内部权力分配不均衡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形态与时代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自己 ,把握自己 ,才能承担起自己应担当的历史使命。知识分子必须从自身的社会定位中 ,从自身发展的历史形态中才能认识清楚自己 ,并最终真正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5.
贝娄小说中知识分子夫妻之间的权力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小说中知识分子夫妻之间的权力关系有三种模式 :竞争、控制、平等 ;两种性质 :压抑性和生产性。作者在小说中 ,对压抑性的权力关系作否定、贬抑的描绘 ;对生产性的权力关系作肯定、赞美的描述。贝娄的小说通过揭示男女知识分子之间的权力关系 ,突出了这些女性人物本身的知识品格和职业道路。  相似文献   
16.
知识分子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担当着“为王者师”和“弘道”的重任。但五四运动以来,随着民族解放事业和现代性方案的进行,知识分子的角色和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先锋成为边缘,由“审他”沦为“被审”。至十七年,在历史情境与主流规范的双重夹击下,知识分子的人格主体性呈现出很深的危机。十七年的小说创作中,知识分子不仅面临着书写的合法化问题,而且其自由的人格主体渐趋瓦解。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为当代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 ,针对这些新变化 ,认为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是把握住知识分子的民族情结 ,激发出爱国主义情怀。在此指导下要切实做到说服与引导 ,他律与自省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 ,网络以及队伍建设的结合工作  相似文献   
18.
《儒林外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特定历史时期我们民族的精神史。书中所表现的周进、范进、马二先生等知识分子的个人命运,实际上是当时知识分子共同的悲剧命运。他们灵魂受害颇深,甚至到了麻木和不觉醒的程度。科举制度甚至使好端端的青年蜕化变质,令人怵目惊心。作者刻划的某些理想人物,缺乏生活基础,显得苍白、无力,这主要是缺少适合其生长的土壤。  相似文献   
19.
据说,人类有三种弱点:虚荣、迷信和追求有形财富。所说的"弱点",不同于过失以及罪恶。虚荣和财富姑且不提,看一看迷信。迷信当然不同于宗教.宗教是信仰。我的感觉,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中苏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以及我国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对新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加强对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改造,进行整风运动加来强马克思主义在党内的教育以及对人民群众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等措施来确保新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其间虽然也有失误和偏差,但最终建立和确保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