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67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6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4篇
社会学   38篇
统计学   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节能减排是党中央国务院建立环境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民用建筑的节能标准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提高,笔者经历的项目节能标准为50%,其保温体系中的外墙外保温为聚苯板。这也是目前最流行的保温形式。  相似文献   
4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玻璃幕墙在建筑上的应用越来越多,在一些公共建筑特别是高层办公楼中,玻璃幕墙几乎成了建筑立面的代言。建筑节能是当前我国建筑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而玻璃幕墙的保温隔热性能较差,与传统墙体相比差距很大,其热损失是传统墙体的6~7倍,玻璃幕墙成了制约此类建筑节能的瓶颈。因此,对玻璃幕墙进行节能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3.
就环境而言,中东在全球并不是得天独厚的。它包括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地理范围为非洲东北部与亚洲大陆西南部,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其中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但是近年来中东一些国家陆续兴建起世界上最壮观的绿色建筑,让人刮目相看。从机场到银行以及体育场馆的一些可持续发展项目,依赖被动式建筑节能设计和传统建筑工艺,以避开夏季飙升的气温,实现碳的零排放,令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44.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建筑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因此,建筑节能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也应运而生。人们在追求绿色生活理念、向往在绿色建筑中愉快生活、工作的同时,也深刻认识到加强建筑节能才是发展绿色建筑的根本。  相似文献   
45.
通过分析炎热地区建筑节能需求和节能设计标准要求,计算出不采用节能措施条件下围护结构传热量和采用节能墙体条件下的传热量,并与采用节能型外窗条件下的传热量进行比较,得出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具有明显有效的隔热保温效果。提出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推广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6.
建筑节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大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涂逢祥 《决策》2007,(1):I0004-I0005
一、中国的气候特点与建筑规模 第一,夏热冬冷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点.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东南濒临太平洋,背靠大陆腹地,夏天太阳辐射强烈,冬天西伯利亚寒流长驱南下,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年温差很大.  相似文献   
47.
李荣  曹慧  张源 《城市》2012,(10):28-30
一、前言建筑节能是我国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政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之一。多年来,在相关节能政策和技术规范的推动下,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不断深入,节能标准不断提高,尤其是墙体保温技术迅速发展。在建筑节能技术中,由于外围护结构的热损耗较大,而外墙墙体面积约占建筑面积的45%,因此加强外墙外保温对节能降耗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外墙外保温工程的品质对节能降耗工作的推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北方地区都在大力推广使用新型节能型墙体保温系统,特别是外墙外保温材料和技术,可以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48.
教育部批准在部分高校中新增25个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本科专业,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名列其中.从建筑节能的意义及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可以充分说明该专业发展前景看好,并探讨该专业归属与教学内容以及应具备的办学条件,并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49.
当前,我省建筑行业能耗巨大,积极推进建筑节能非常必要。本文具体阐述了我省建筑节能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五条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0.
房丹宇 《经营管理者》2013,(20):281-28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项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能源的短缺状况不断凸显出来。而且,节约能源与环境保护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我国,在建筑领域中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出发,使建筑尽可能少的消耗不可再生资源,降低对外界环境的污染及破坏,并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与自然和谐的工作及生活空间就成为设计节能建筑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