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76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41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169篇
社会学   98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慕课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课程模式,其拥有大规模性、开放性、无时空限制性的特点。将慕课引入建筑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中是十分可行的,并且能够提升建筑设计类课程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开展建筑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现文章主要针对基于慕课的建筑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BIM是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对于BIM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应用型建筑类本科对于BIM的基础教育至关重要.在低年级本科进行BIM设计思维的培养实践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相关经验,为高年级的复杂建筑BIM设计奠定了基础,也为多专业横向协同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13.
刘东 《城市》2013,(5):65-67
上海世博园中被喻为"东方之冠"的中国馆作为世博园中最引人注目的场馆,被每一位关注世博会的人深深记在心中,这是因为除了它那巍峨的造型引人注目,它那醒目的"中国红"外衣是整个建筑设计乃至整个世博园的亮点。本文通过对"中国红"名称的探源以及中国人的红色情结来分析"中国红"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成为"东方之冠"外衣颜色的不二之选。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文中主要阐述了如何合理的解决建筑设计优化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根据有关研究表明,全球的能源消耗中,45%用于满足建筑物的取暖、制冷和采光等要求,5%用于建筑物的建造过程。建筑设计方案是否满足节能设计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整个寿命周期内是否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通过设计降低建筑的能耗,可减少全球的能耗,有利于保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文章从建筑节能设计现状出发,介绍了墙体节能、门窗节能、屋面节能及利用太阳能等各种节能降耗新途径。以期提高人们的节能意识,推动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减少能耗,逐步改善日益恶化的城市大气环境。  相似文献   
16.
建筑设计教学是建筑学专业教学的重中之重,怎样在这门课中正确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是该学科一直在探讨的课题.文章在课题设置、知识结构、评图过程以及教与学的关系等方面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形体构思能力,如何让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自我改进与完善,以及如何完美表达自己的创作思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建筑中最实质的两点是空间和形态。建筑符号的运用对建筑的空间和形态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通过符号学原理来探究国内外建筑中符号的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现代建筑设计要求用先进的理论作指导,建筑结构要更合理,建筑功能要多元,并注重能源的循环利用与建筑使用寿命的延长.为此,应注意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和自然能源的再利用,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智能建筑是现代建筑设计的典型代表,是现代建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文章试图从符号学的角度重新审视“形式追随功能”这一看似过时的设计理念,挖掘其扩展化的内涵,从而进一步阐明形式与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色彩在环境中是一种语言,它可作为一种信号对不同地点、场所的特征给予描绘,在复杂的空间中有助于向人们提供明确的结构,减少人对环境理解的困惑,给人以明确的指导或思想感受。色彩影响建筑的形体与空间的变化,使建筑物更加活泼生动,色彩的改变可以使空间与形体的变化显得丰富,颜色的功能与艺术设计的巧妙结合,组合出各种需要的变化、建筑造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