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69篇
社会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异体字与汉字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异体字对于汉字的规范使用、信息的准确传递从来就有负面的影响,但作为巨量堆积的异体字,不仅是汉字演进发展的见证,并在汉字文化学研究上有重要的价值,而且异体字、俗字的多变性、多选择性和充满活力的特征,又在汉字演变和发展过程中,起过变革和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2.
“仁”是儒家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观念,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哲学意义.郭店楚简的公布,给“仁”字研究提供了新材料,也提出了新问题.十余年来,不断有学者对郭店楚简中的“仁”字进行文字学和文化学层面的探讨.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对“仁”字的字形释读与字数统计;(2)阐释“仁”字古文的构形及其思想文化内涵;(3)探讨“仁”字古文与从人从二的“仁”之间的形义渊源演变关系.郭店楚简中的“仁”字研究,给学界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也促使学界重新认识和评价早期儒家和仁学.  相似文献   
23.
早期异体字研究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在异体字的定义和分类上仍存在过宽或过窄的倾向。上世纪90年代构形学理论对异体字做了更科学的分类,在此基础上的异体字研究应关注其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同时要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相应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24.
文章对《类篇》中的■、喷、■等疑难字进行了考释。其中,"■"、"■"、"■"三字异体,"■■"与"(■■"(异形词为"■■")、"腾■"是同物异名,三者存在音转关系;"喷"为楷定"■"通假字"啧"字隶书形体时产生的讹字;"■"为"■"俗讹形体;"■"字或为"藐"俗字,或为"■"异体,二字为同形字;"■"字音义是涉"质"字而产生的虛假音义。  相似文献   
25.
对建国以来的汉字异体字整理工作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总结,是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课题需要研究、总结的方面主要有:1.建国初期异体字整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方法、成就及经验教训;2.《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的定量分析及科学性测查;3.《第二批异体字整理表》(初稿)等未公开发布字表的意义、价值及经验教训;4.《通用规范汉字表》异体字整理工作的继承与创新;5.进一步整理异体字的原则与方法.总的看,建国以来的汉字异体字整理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26.
唐代是文字发展史的重要阶段,处于俗字入典的重要时期。唐代的专书中收录了大量的俗字异体,对书中的异体字进行研究将对汉字文化、汉字发展史、字典辞书编纂、中文信息处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27.
文章主要就《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哄”的异体字进行了分析,发现三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既存在完全异体关系也具有不完全异体关系.同样,在同一个异体字范围内,既可能存在包含关系又存在交叉关系,但异体字整理表对此都作了简单化处理.文章拟以“哄”为例去揭示异体字之间所真实存在的复杂关系,并以此来反观该整理表在整理异体字时所客观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8.
宋本<玉篇>中有大量换用音符形成的异体字,其音符换用方式有4种:换用音符字的异体或俗体;换用同音字;换用近音字(音近程度不同,分7类);换用读音不同的字.大多数异体字换用音符时考虑了音符字的表音作用,但也有部分没考虑表音作用.原因有三:或因简省音符,或因类推选择了特定的音符,或因崇古对音符已不表音的传承异体字不作改变.还有一些原因不明的,可能是根据当时的方音或某字已失传的读音而换用音符.  相似文献   
29.
李瑾 《现代妇女》2013,(11):12-13
方块汉字为我们保留了丰富而宝贵的民族文化积淀,至今仍然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汉字属于表意文字,汉字的缺点集中在非拼音化的形体中一结构复杂、字法不一、字数繁多、古今异体:这些缺点,在古籍中尤为明显。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的存在就是证明,有鉴于此,为了更好的了解古籍中的宝贵内容,也对我国的汉字有个比较通透的了解,我们应学会区分并掌握三者之间的辨析。  相似文献   
30.
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藏《沙金傅察氏家谱》蕴含了大量史料与语言文化信息,是记载沙金傅察氏人口繁衍、世系分布的宝贵资料;《沙金傅察氏家谱小引序》虽然介绍了家谱的编纂时间、过程和目的,说明了编修家谱的历史渊源和重要性,但在内容上用字随意且未得到良好的校勘,时有讹、脱、衍、倒等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