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69篇
社会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异体字产生的历史悠久,产生的方式多样,所蕴含的文化信息非常丰富。如果在当前翻印历史文献的过程中,单纯地以现行规范汉字改换异体字,难免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生文化理解的困难与偏差,不利于历史文献发挥其应有的文化作用。倘若现行的文字系统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无疑对文化的理解、阐释与传承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2.
本文通过对颜师古《汉书注》中"×,古某字"训诂条例的分析,认为"×,古某字"具有说明古今字、通假字、同源字、异体字的作用。  相似文献   
73.
为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批准立项研制《规范汉字表》。经过八年的研制,《通用规范汉字表》正式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由于"规范汉字"这个概念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在研制和听取意见的过程中,《字表》先后更名为《通用汉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定名的调整是汉字规范研制面对汉字使用实际的反映。不简单化地将繁体字和异体字作为"不规范字"看待,更体现了汉字规范观念向现实的回归。  相似文献   
74.
宋本《玉篇》中形声结构异体字换用义符是有理据的,缘于造字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与生产、生活条件的有机结合。换用方式有三种:一是不同造字角度下的换用;二是同一造字角度下的相似换用,包括义符义近换用、义符所指事物的部分属性相同而换用两类;三是同一造字角度下的相关换用,包括义符所指事物客观上有联系而换用、人们主观上认为某些义符所指事物有联系而换用、以个别代一般三类。  相似文献   
75.
《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记》是山西省大同市大普恩寺(先称做善化寺)保留最完整的碑刻之一,也是善化寺所存碑碣中刻立最早的一方。对碑文中的1088字的用字现象做了认真的辨析后发现,在这1088字中,按保守统计,有264个异体字,4个通假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客观方面的,又有主观方面的。为了更好地继承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便于阅读古籍,我们有必要对上古汉语的用字现象做更细致的了解。  相似文献   
76.
张世敏 《船山学刊》2013,(1):119-122
学术界论及《墨子》时,多认为“节用”是墨子经济思想的核心。如果从《墨子》书中保留下来的异体字来考察其经济思想,可以发现墨子对于社会财富的纯消费确实主张节用;但是作为一名手工业者,墨子的节用主张并不适用于为改进生产工具而进行的投入,也就是说墨子的经济思想有节而不节的一面。显然,从这个角度探讨墨子的经济思想所得出的结论,更加符合墨子作为一名手工业生产者要求改进生产工具以提高生产效率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77.
《慧琳音义》各版本用字差异一方面是由于时代、刻写等因素的影响,或为异体字的不同,或为通假字之差异;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缺乏对《慧琳音义》原本错讹之字的考辨而疏于审校。基于上面原因,选取《慧琳音义》的部分各版本用字差异现象加以考辨,一方面尽可能还原《慧琳音义》原貌,同时也可以为楷字形体演变提供更多资料。  相似文献   
78.
79.
“凼”与“氹”一直被视为异体字关系,根据“留一弃余”的异体字规范原则,我国学界普遍倾向留“凼”弃“氹”.文章认为应将“凼”与“氹”作为不同字种看待,并以三方面理由说明留“凼”弃“氹”不可取.  相似文献   
80.
古今字和通假字是古代汉语里的一对常见概念,但在现今的教材和学术著作中,对二字的界定和分类比较混乱,尤其是在中学教材中常常以“同”混淆两者的区别。古今字与通假字之间有着极大的差异,不可以仅用“同”来简单诠释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