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27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212篇
理论方法论   30篇
综合类   387篇
社会学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01.
就封建社会而言,君权的至高无上,臣子的无条件忠心,是君臣构成和谐张力的表现形式,但在特殊的历史文化氛围中,这种和谐的张力会因失衡而需要重新建构,<世说新语>中反映的晋室南渡情形便是这一文化信息的写照,而"宠礼"门中的"元帝正会"便是这种历史真实的典型、集中的艺术传达.  相似文献   
102.
2008年12月,清华大学组织的全国26所重点中学校长论坛上,重庆巴蜀中学校长傅唯泉的精彩演讲博得阵阵掌声。他指出:一所学校有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实力,不是看它的硬件设施和经济背景,也不是看它现在在社会上有多大的影响力,而是看  相似文献   
103.
宋雯 《殷都学刊》2014,(3):59-63
"张力"是作为一个诗学概念被引渡到叙事学理论的。作为一种艺术思维和批评手段,其核心为辩证思想,认为凡是存在着相互制衡又相互作用的力量之间,都有张力的存在。优秀的文本往往是汇聚了各个层面文学张力的平衡体,毕飞宇的小说在叙事语言、叙事方式、角色等方面都存在着张力,张力叙事使毕飞宇的小说拥有了轻盈舒缓、丰沛沉郁的审美内涵和阐释的多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4.
相比传统的纸媒时代,在网络媒介时代,观者的自觉意识前所未有地加强了,其阅读心理与阅读期待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微博作为现代新兴的网络媒体之一,其表现出来的图文景观无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图像的兴起以及对文字的优势,也反映了更深层次的当下社会文化和审美心理的转型,其表征出来的图文景观在一定程度体现了当前视觉文化语境中图文关系的发展趋势。以微博的图文景观为切入点,进而探讨虚拟空间中图文关系的生成和建构,将有助于我们在视觉文化语境中明确图文关系的内在张力及其言说逻辑。  相似文献   
105.
由于党与群众是两种具有不同内涵的力量和角色,作为党与群众相结合的主要方式,群众路线必然有其内在张力。贯彻群众路线就是党与群众之间双向交流、相互制衡的反复过程,其正常结果是在党的要求与群众的要求之间达成一种历史性的和解、契合、融合和综合,消除各自可能滋生的极端倾向,使两者同时得到恰当的表达和满足,形成能够充分发挥两者力量的合力,最终有效实现特定的实践目标。群众路线的生机和优势就在于其具有内在张力,党的智慧和力量就在于善于确认、维护和运用群众路线的内在张力,叩其两端而问,在两者的结合上狠下工夫,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寻求两者的最佳结合点,以此正确制定和实施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相似文献   
106.
博物馆文旅融合是博物馆文化和旅游资源要素在共同价值驱动下,通过互动关系建构实现的内容与形式的双向交融。受文化和旅游在博物馆长期脱嵌和博物馆文化与旅游属性强弱差异的影响,博物馆文旅融合存在着文化和旅游融合与互斥并蒂、博物馆与观众目标和实践迥异、观众参观体验心理和行为异质三重张力。结合博物馆的功能属性和文旅融合中的内在张力,文章从谋划文旅融合的顶层设计、推动文旅资源向文旅融合产品转化、做好文旅融合项目的阐释解读、丰富观众对文旅融合项目的参与体验等方面优化博物馆文旅融合的路径,以期破解文旅融合的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107.
承接启蒙自古就有的哲学与宗教、理性与启示之间的内在张力,以及谢林所谓探究具体存在的肯定哲学与探究概念、本质的否定哲学之间的张力,马克思立足于特殊与普遍、经验与超越之间的张力结构,对施蒂纳沿着声扬具体存在之论发展为否定普遍、超越维度的唯一者逻辑的做法提出尖锐批评。从理性启蒙与德性启蒙统一、生产力与道德协调一致的角度来看,施蒂纳推进启蒙的方案是极端的,会导致各种虚妄,招致规范性维度、理想性维度的丧失从而招致虚无主义。物质偶像、精神偶像必须祛除,但物质基础和精神理想必须维护。马克思对施蒂纳的批判表明,只有在合理维持特殊与普遍、经验与超越之间张力结构的基础上,才能找到启蒙的合理方向。  相似文献   
108.
109.
朱志荣 《江淮论坛》2020,(5):163-169
  相似文献   
110.
《南方谈话》是对改革开放的新诠释与再表态,解决了改革的全局性、根本性和方向性问题,具有独创性特征。这一独创性谈话为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范式。研究邓小平的《南方谈话》需依托马克思唯物主义,导入库恩的范式转换理论,从理论范式创新和实践张力的视角,探讨谈话的缘由、内在逻辑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实践张力,对于"范式创新"及"范式转换"的运用及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为"内生"主体自觉力量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