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5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96篇
管理学   628篇
劳动科学   15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8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482篇
理论方法论   58篇
综合类   1361篇
社会学   65篇
统计学   111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公允价值后续计量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且规定公允价值可用于会计要素的后续计量。本文认为,对资产、负债进行后续计量能够反映其动态信息或真实价值,能够增强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对于后续计量调增的当期收益不应当征税;调增的当期收益可以用于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但不能用于利润分配;对于后续计量出现的问题应当在附注中予以披露。  相似文献   
32.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变迁,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速度很慢,流转规模处于低水平,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因此,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该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3.
企业作为环境污染的主要肇事者, 理应承担起治理环境污染的责任, 由此就会产生相应的环境支出和环境收益, 并因而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将环境活动纳入企业会计核算体系, 反映企业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及其治理情况, 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成为传统会计面临的新课题, 本文主要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4.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规范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行为和完善其制度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试图从和谐社会的角度来探讨如何规范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35.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研发投入则是提升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在我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背景下,探索宏观制度环境与研发投入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以2008—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法治环境以及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良好的法治环境能够促进企业研发投入,融资约束会抑制企业研发投入;良好的法治环境能够缓解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入的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法治环境和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上述影响以及法治环境缓解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抑制效果,主要体现在探索式研发中。并且,法治环境的正向调节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中更加显著。因此,应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和金融法治化改革,它有助于破除企业研发投入面临的融资约束,进而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和潜力。  相似文献   
36.
以短期资金支持长期投资的期限错配现象普遍存在于企业中,成为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2013—2020年中国深交所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调研等数据,对企业投融资及期限配置行为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投资端,机构投资者调研改善了企业投资,激励管理层进行更多长期投资;在融资端,机构投资者调研部分缓解了融资约束问题,使企业获得了更多的短期借款,但仍然无法有效支持企业从银行获得更多长期借款。中介机制检验发现,机构投资者调研能够降低企业信息不对称,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短期借款来部分满足正常投资需求。进一步研究表明,在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国有企业以及有基金参与调研的企业中,机构投资者调研使企业的投融资期限配置更为合理。因此,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加强对机构调研质量的监督,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增加和改善金融供给,从而提高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37.
环境规制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与生产效率的影响是环境经济学界关注的重点问题,2018年的环境税改革在我国环境政策史上意义深远。基于2015—2020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环境税改革对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环境税改革显著促进了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其内在机理为,环境税改革能激励技术创新、遏制机会主义行为以及促进生产要素流动,进而推动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动态效应分析发现,环境税改革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效果先上升后下降,而对技术创新的激励效果逐年上升。异质性分析发现,环境税改革对民营企业的作用效果比国有企业更显著,对成熟期企业的作用效果比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更显著。因此,建议政府强化环境税征管的执行力度,有序释放环境监管的长期信号并深化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38.
本文利用我国董事会结构之强制性制度变迁背景下的经验数据.系统地分析和验证了董事会特征与财务呈报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探究董事会在公司财务呈报过程中所扮演的微观治理角色与绩效。实证研究发现:董事会的独立性、专业性特征是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呈报质量的重要因素,公司拥有更高比例的独立董事、拥有财务独立董事、或者设有审计委员会.均能呈报更高质量的会计盈余信息;表征董事会行为特征的变量.即董事会的持股水平、年度会议频率和兼任控股股东职务等却与财务呈报质量之间没有显著关系.甚至会议频率与财务呈报质量之间出现了反常的负相关关系;而且.仅是为了满足监管标准需求而设计的独立董事制度.将是很难保证其一定会有效地去监督财务报告流程或最终呈报质量的。  相似文献   
39.
关于企业接受捐赠资产的会计处理及纳税调整问题,在国家发布的有关文件及相关制度中已经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由于对有些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相关制度和文件中还存在不科学之处,因此,在会计实务和实际操作当中还会产生一些误解。本文主要针对四个问题展开论述:第一,对于接受捐赠资产会计处理的规定容易产生误解;第二,对于接受捐赠资产的信息披露缺乏依据;第三,对于接受捐赠资产的纳税调整与会计处理自相矛盾;第四,税法新规定将会抑制捐赠行为的发生。在论述过程中,笔者还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0.
《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对规范和加强医疗保险基金的会计核算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医疗保险事业的迅速发展,目前的会计制度已不能够完全满足医疗保险基金会计核算的需要,本文就医疗保险基金会计核算的核算基础、医疗保险业务的发展、医疗保险基金利息计算方法和医疗保险基金会计信息披露4方面提出了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