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45篇
劳动科学   89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40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76篇
理论方法论   50篇
综合类   370篇
社会学   105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0 毫秒
101.
刘显鹏 《社科纵横》2009,24(5):88-91
当事人的不知陈述是指一方当事人对于对方当事人关于某一特定事实的主张,在诉讼中向法官表示不知道、不清楚或不记得。对当事人不知陈述的研究应从其基本理论入手,同时把握其确立的基础,进而结合其他国家和地区法律的相关规定,试对其法律后果及实质加以探究,最终落脚于对我国现行相关制度的评价,从而对立法的完善和实践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2.
“便利当事人行攸诉讼权利”是民事讼诉法的基本原则,理应在整个诉讼过程中都得到贯彻。但其在回避制度中贯彻得不尽人意。具体体现在,《民事诉讼法》第46条关于当事人申请回避的最后期限是“法庭辩论终结”。也就是说,在“法庭辩论终结”后不能再申请回避,只能提起上诉。但在“法庭辩论终结”后到上诉期满这段时间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司法实践中看,当事人很有可能发现审判人员等有法定回避的情形。如果只允许当事人上诉而不能申请回避,既耗时、又费力。为便于当事人行攸诉讼权利,笔者建议,申请回避的最后期限应为上诉期届满,或根本不规定时间界限。  相似文献   
103.
随着2009年1月燃油税的实施,航道养护的支出实行由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今后海事部门的工作重心将由一手抓征费一手抓安全监管回归到一心一意抓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上来。在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的行政执法活动中我们经常需要制作海  相似文献   
10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纠纷也必将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态,谋求一个合理与正当的程序以公正有效地解决这些纠纷便成为民事诉讼法学者的重要课题。因此,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紧密相关的法律程序,尤其是民事程序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选择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为突破口,试图为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的保障提供制度上的依据。本文探讨了我国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最后从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完善的理念更新和具体立法两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以促进民事诉讼理论研究的发展,从而推动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5.
王黎歌 《现代妇女》2013,(12):54-54
再审制度对于我国审级制度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搭建申请再审权利行使的程序性框架,对切实解决当事人“申诉难”的问题,减少涉法涉诉上访现象的发生,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再审程序中对当事人启动权的规定并不完善。本文从当事人再审启动权运行的现状、存在瑕疵的原因及解决途径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6.
天津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完善调解机制的路径,实施案前调解,取得了调解工作的重大突破,推动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的发展。天津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在对其处理的劳动争议的情况进行调查的同时,综合分析、判  相似文献   
107.
伊人 《伴侣(A版)》2010,(5):16-17
正2009年11月初,河南郑州市上街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离奇的离婚纠纷案。案件的当事人是一位60岁的高级工程师。但就是这样一位身处大都市的高级知识分子,竟然因为传宗接代的封建观念作祟,处心积虑地谋划了一幕假离婚与借腹生子的荒唐闹剧。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如意打算不仅落了空,还惹来了一连串的诉讼纷争。  相似文献   
108.
无处分权人和相对人是无权处分合同的基本当事人,但由于处分财产属于权利人,因此权利人在无权处分合同中的地位还需进一步明确,笔者结合《合同法》第51条的规定,并区分无权处分合同最终结局的不同情形来分析无权处分合同的当事人。由于权利人与所处分财产的权属关系,如果权利人追认无权处分合同,那么结合笔者的"新并存债务承担"理论,应当允许权利人作为无权处分合同的浮动当事人。  相似文献   
109.
再谈劳务派遣用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刊今年第1期"以案论法"栏目刊登了《是劳务派遣用工还是直接用工》一文以后,有读者对其中的某些观点提出了不同看法。因此,本期将继续就该案例涉及的劳务派遣协议约定用工单位与实际用工单位不符,存在转派遣(或再派遣)情形下,实际用工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关系的认定等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0.
案情:申请人唐某系凤阳县劳动就业和失业管理服务中心职工,2007年6月与单位签订了半年保职停薪协议。2008年1月,唐某在协议到期后,向单位申请重返工作岗位,单位领导让唐某回家等候通知。2008年3月4日,在迟迟得不到音讯的情况下,唐某又写了一份书面申请,要求恢复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