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748篇
  免费   2060篇
  国内免费   571篇
管理学   13999篇
劳动科学   880篇
民族学   2881篇
人才学   4815篇
人口学   694篇
丛书文集   21106篇
教育普及   2篇
理论方法论   5674篇
综合类   54305篇
社会学   15409篇
统计学   1614篇
  2024年   581篇
  2023年   2011篇
  2022年   1241篇
  2021年   2613篇
  2020年   2075篇
  2019年   2341篇
  2018年   891篇
  2017年   2103篇
  2016年   2871篇
  2015年   4113篇
  2014年   8910篇
  2013年   7380篇
  2012年   7630篇
  2011年   9130篇
  2010年   8371篇
  2009年   8883篇
  2008年   9600篇
  2007年   7202篇
  2006年   6109篇
  2005年   5669篇
  2004年   4217篇
  2003年   3986篇
  2002年   3723篇
  2001年   3516篇
  2000年   2979篇
  1999年   1291篇
  1998年   634篇
  1997年   415篇
  1996年   284篇
  1995年   201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0 毫秒
31.
相对于应试教育和社会化教育而言,素质教育是大学最本质意义上的教育。从教育是学生主体自身的教育看,素质教育是学生主体本位教育。正是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性存在,才产生了教师主体性的教育活动。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本质上不是一种主客体的关系,而是一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从教育主体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看,素质教育是学生主体本位教育。作为社会主体的人,都有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正是主体自身这种发展自我的内在要求,构成了其不断成长的内在动力。教育功能的发挥,只有走全面开发受教育主体素质之路,才能事半功倍、业绩卓然。但教育功能的发挥主要不是通过教育者的教育过程和手段来实现的,而是主要通过受教育主体自身的艰苦努力来实现的。所以受教育者主体的确立,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32.
33.
风险偏好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创业的影响如何?本文基于2009年的农村—城市移民调查数据(RUMIC 2009)中的城镇居民住户调查(UHS)和农民工住户调查(MHS),研究了风险偏好对创业选择在性别与教育上的异质性影响。结果发现,总体上,风险偏好度显著提高创业概率,但只对男性、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初中、大专学历的群体有显著影响,而对女性和其他学历的群体均没有显著影响;只有在风险偏好度提升较大时,影响才显著,并且提升越大,影响越大。因此,政策制定者应对不同性别和教育水平的群体设计不同的创业促进措施。  相似文献   
34.
陈丽杰 《理论界》2015,(1):46-49
雷锋的生命价值从历史、空间、境界三重维度上表现为延伸性、普遍性和超越性。雷锋的生命价值符合人与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需要,即符合人的超越性的要求、符合群体共同发展的要求、符合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的要求、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要求,是对生命为什么有价值、生命价值是什么、怎样实现生命价值问题的直接解答。  相似文献   
35.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信息化工具被学生广泛应用的今天,德育工作要与时俱进,教育理念要不断更新,教学模式要不断改革。要结合新型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德育现代信息化建设,为学生德育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36.
上海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应服务于国家战略,拓展发展空间;发挥区位优势,拓展可能区域;对接发展战略,增加公共产品;共建合作规则,创新合作模式.可分类指导,分步推进,分段出击,流程控制;对接存量,形成增量,盘活原有项目;市场化运作,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在先,融资与保险跟进.其实质性切入点是重大项目合作.  相似文献   
37.
刘双良  邰雪荣 《城市》2021,(3):58-70
基于天津市北辰区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从参与认知、参与能力、参与方式和参与支持四个方面对当代青年基层社会治理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表明,在控制个体特征情况下,参与认知和参与方式正向影响参与意愿,参与能力负向影响参与意愿,参与支持兼具正向影响和负向影响.由此,笔者建议从提高青年参与意识和认知水平、为青年提供多元参与方式、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和增强青年网络参与能力四个方面提升青年基层社会治理参与意愿.  相似文献   
38.
历史上"中国"一词具有地理的、民族的、文化的、政治的含义,历史上的"中国"认同亦指向这几个维度,它们常常交织混杂在一起,互为因果、密切关联,在历史上因时因地因族而异,在不同情势下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交叠性"。清前期从努尔哈赤到乾隆时期的"中国"意识和"中国"认同在统治者深入思考夷夏问题和正统问题中不断强化,"中国"一词的"国家"内涵日益凸显并逐渐成为清人国家认同的自然符号。清前期的"中国"意识和"中国"认同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认同形成进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为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做好了历史准备,为中华民族在近代实现整体认同提供了现实可能。  相似文献   
39.
40.
美学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备受重视,但是,教育实效性不强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这个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的教育与学生的接受教育相脱节,教育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借助于美学理论,增强教育的愉悦性、可接受性不失为一种更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