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6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162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45篇
人才学   37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822篇
理论方法论   120篇
综合类   1849篇
社会学   174篇
统计学   17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262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欧阳修嘉祐二年排抑"太学体"的对象究竟是指古文,还是骈俪的时文,需要从欧阳修排抑"太学体"时不顾科场旧制,执意以论"大纰缪"黜落刘几,同时又以苏轼论之特出破例擢拔等事件中来分析.欧阳修排抑"太学体"的目的在于提升论、策即古文在科举考试中的地位,并通过对刘几的打压与对苏轼的扶植两种不同的方式显示其对古文写作之"非"与"是"的认定.对皇祐五年进士群体中"求奇"趋向及郑獬曲折中举事件的分析,则进一步显示嘉祐"太学体"之"怪谲"已发源于皇祐年间的进士程文当中,而非刘几个人骤然为之.  相似文献   
992.
"诚斋体"在南宋受到普遍肯定,与它在元明清朝受到的冷落和恶评形成极大反差。南宋诗人的创作直接受"诚斋体"影响的并不多,对"诚斋体"艺术特质的理解程度也深浅不一,但是在江西派诗风的长期笼罩之下,人们期待创新,故对"诚斋体"的新变持开放态度;杨万里的观念和创作对南宋诗歌的发展趋向产生了一定影响。"诚斋体"在南宋的接受及其影响折射出南宋诗歌观念、审美标准的嬗替与期待视野的更新。  相似文献   
993.
学界对"九"体的认识,有简单粗疏之嫌。"汉三九"九章成篇、代屈立言、悼屈抒愤的形式和内容并不能有效地概括"九"体的特点。认为"九"体发源于先秦的"楚辞之三九",稍后在汉人手中正式定型。然自魏晋以来,其一直处于变化的状态,尤其是宋以后,明确越过"汉三九",向"楚辞之三九"回归。内容上,凸显了两个新的主题,即抒写个人情思和祭祀。形式上,十一章与不分章的体制得到延续,另外,还出现了多种变体。  相似文献   
994.
王韬的三部笔记体小说《遁窟谰言》、《淞隐漫录》、《淞滨琐话》中都含有关于女性学佛修道的故事情节,其人物形象主要可分为才女与妓女两大类。之所以在王韬作品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参禅悟道的女性形象,与其本人的末世情怀及其所处的地域——上海,都有着莫大的关系。同时,女弹词中类似学佛修道的情节也或多或少地植入了王韬的作品中。  相似文献   
995.
以口头诗学理论为背景,从"程式"、"主题"、"故事范型"3个层面揭示冯梦龙编撰的"三言"拟话本小说所含有的口头艺术特征。分析认为,冯梦龙"三言"拟话本小说保存了口头诗学特征,丰富了口头诗学理论,并对口头诗学进行了"书面化"改造,这不仅有利于探究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艰难蜕变历程,而且也证实了口头艺术影响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发展的事实。  相似文献   
996.
律体定型是唐代文学中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沈俭期、宋之问历来被认为是律诗的最终完成者,但近年来四杰、文章四友等人在其中的作用也备受关注。从对其诗作在篇制、用韵等方面的比较结果来看,杜审言、李峤完成了律诗的初步定型,而沈、宋促使律体全面成熟。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吡格列酮(PIO)对正常糖浓度培养下MC3T3-E1小鼠早期成骨细胞增殖、凋亡及功能蛋白分泌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MC3T3-E1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不同浓度PIO干预组(5 μmol/L、10 μmol/L、20 μmol/L、40 μmol/L),分别干预24、48 h.CCK-8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RIA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相关功能蛋白骨钙素(OCN)、碱性磷酸酶(ALP),RT-PCR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成骨因子runt相关基因2(Runx2)及骨形成蛋白-2(BMP-2)mRNA表达水平.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MC3T3-E1细胞增殖能力在5μmol/L PIO干预组增加显著(P<0.05)、在PIO大于5 μmol/L~10 μmol/L干预组则降低(P<0.05).干预时间由24 h延长至48 h,各组细胞增殖能力呈不同程度增加,但在20、40 μmol/L PIO干预的两组增加无统计学差别.(2)对照组及各PIO浓度干预干预24 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97%、0.43%、13.0%、48.30%、81.00%;(3)随着PIO浓度从0~40μmol/、L范围内的增加,MC3T3-E1细胞的PPARγmRNA表达水平呈增加趋势(P<0.05);Runx2 mRNA表达量在5 μmol/L PIO浓度组时较对照组增加,在剂量较高时(PIO≥10 μmol/L)随浓度升高表达下降.(4)细胞功能蛋白ALP、OCN的分泌及BMP-2的表达在5 μmol/L PIO浓度组时最高,PIO≥10 μmol/L时,上述蛋白量逐渐下降(P<0.05);随干预时间从24~48 h延长,各PIO浓度干预组ALP以及BMP-2量增加(P<0.05),而OCN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 PIO对正常糖浓度培养的MC3T3-E1细胞具有双向作用:低浓度促进细胞增殖,高浓度则促进凋亡.PPARγ适当激活可促使成骨细胞通过Runx2增加功能蛋白的合成;过度激活,则表现出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研究胶东半岛成年人群骨密度(BMD)与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和体表面积(BS)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对胶东半岛沿海地区多中心多阶段整群抽样调查3879名21~89岁居民进行骨密度测量,记录年龄,测量身高、体重,计算出BMI和B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不同年龄组分别按BMI大小分成3组:BMI≤20 kg/m2,(20~25)kg/m2,≥25kg/m2;BS大小分成3组:大体表面积组(LBSG),中体表面积组(IBSG),小体表面积组(SBSG).结果 男性和女性骨密度随年龄、身高、体重、BMI和BS的变化模式不同.腰椎和股骨BMD随体重、BMI和Bs增加而增高.不同年龄组骨密度均为:BMI≤20 kg/m2组IBSG>SBS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龄、低体重和低体重指数者骨密度均较其他组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年龄、身高、体重、BMI和BS是影响骨密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9.
邓乔彬先生是当代著名古代文学及绘画艺术研究专家,在古代诗词及批评、诗画比较、文艺与文化关系、画论与绘画、二十世纪古代文学学术史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唐宋词艺术发展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是邓先生最新推出的一部全面观照唐宋词史的力作。该书密切关注词的艺术本体,分别从音乐文化、宫廷文化、进士文化、士大夫文化等多重角度探讨词的起源、词体生成及其艺术发展,理论体系周密;在论述分析唐宋词史上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大多数作家作品的过程中,斟酌古今,参以己意,所作评断皆的当精审;全书内容翔实,资料丰富,  相似文献   
1000.
明代诗学的主体是唐诗学,晚明时期唐诗学进入整理、融合时代。产生于晚明的《诗源辩体》不是一部专论唐诗的著作,但全书主体却是唐诗研究。其唐诗理论不是许学夷所独创,而是与前代、同时代诗论有着深厚渊源;不仅包括《文心雕龙》、《沧浪诗话》、《艺苑卮言》、《诗薮》,更包括公安派、竟陵派的诗学理论。正是在融汇众家的基础上,《诗源辩体》中的唐诗理论成为了有明一代唐诗理论的总结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