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7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128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59篇
人才学   15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549篇
理论方法论   95篇
综合类   1283篇
社会学   80篇
统计学   5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介绍了蚁群聚类算法的原理,建立了省域物流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结合黑龙江省的物流发展情况,应用蚁群算法进行实证研究,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从而为科学制定黑龙江省省域物流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一种心智器官,语言学可采用一种自然主义的研究,人们对大脑的研究就是对自然世界的某种侧面的研究,包括人们传统上所称的精神现象、过程和状态,通过建立清楚的解释性理论来对这些现象加以深刻的理解并进行高层次的研究。乔姆斯基"语言学是自然科学"的学说既有一定的进步性,即把研究对象从研究语言转移到研究人脑(普遍语法)是语言学的一大进步,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即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的创见和发展的逻辑基础都是类比,用自然科学中已有的系统和实证科学来研究人脑得不到很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套系统方法用于求解任意导体片位于界面的Chiral分层媒质的谐振频率,衰减因子和电磁场分布。文中的分析是在Fourier变换域的并矢格林函数和矩阵分析的基础上来进行的,给出的公式的最大价值在于它提供了求解Chiral分层媒质问题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4.
通过英语、日语、汉语三种语言中性别与语言形式的比较,分析了性别差异引起语域差异的原因。揭示了由于社会历史原因,语言中存在着姓别歧视。性别差异与语域差异的研究为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与文化提供了一定的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语言的变体     
语言的变体分两大类 :方言和语域。方言包括 :地域方言、时间方言、社会方言、个人方言和标准方言。语域理论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话语范围、话语意旨及话语模型  相似文献   
16.
根据北仑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新城区的奋斗目标和四方面措施,并强调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汉语词义和词汇系统的历史演变初探——以“投”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汇是一个系统,词义也是有系统性的。运用“概念要素分析法”来分析词义,可以更好地归纳词义,并厘清词义之间的联系及其历史发展。以概念场为背景,考察各个概念域中的成员及其分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是研究词汇系统历史演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述了北仑区域汽配产业发展的形势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名词的可数性本来是句法学和语义学研究的对象,但很多学者也从认知角度解释英语中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区分并认为这些区分直接与人类对事物本质的体验、认识和心智加工密切相关。英语名词中既有单、复数形式屈折变化又在单、复数形式时词义不同的一类名词被称为双重性名词。双重性名词的词义变化形成于事件域认知方式。当人们借用一个事件的要素去描述和命名另一个事件的要素时,命名这个事件的概念即词义就会被派生。这些派生意义和原始意义的区别会分别反映在名词数的属性上,从而发生两个意义上所指不同,而且形式上一个有屈折变化、一个无屈折变化的名词共享一个名称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刘家和 《河北学刊》2008,28(2):93-96
宗教的起源和发展一直是古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古史研究者对古代的宗教与社会问题进行了长期探索,这里发表的五篇文章分别表达了研究者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刘家和认为,比较研究还应继续做同中察异的工作,就宗教与历史之关系而言,中国的三代与古代希腊、罗马本来各不相同;但不论前者的邦国,还是后者的城邦,都有自己的守护之神,这点又是相同的;可是在此之上,前者还有天或皇天上帝,后者则无,原因之一是由于前者在地上有最高的天下共主,而后者则无。杨共乐认为,敬重神灵,墨守礼仪,以敬神束缚民众,以礼仪统一思想,是罗马早期宗教具有的明显的目的性;敬仰民族神明,宽容外邦神灵,又使罗马的宗教传统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开放性;早期罗马的宗教传统是多神崇拜但有秩序,宽容外神但有原则,主要表现在新的外神从未渗透到罗马旧有宗教的核心,后者一直保持着主导地位。刘林海指出,基督教最初并非罗马的唯一选择,其优势是在历史过程中逐步确立的;罗马传统宗教自我更新的失败则把基督教推向了国教的地位。蒋重跃对《新约》的道德金规则与《论语》的忠恕思想做了比较研究,认为两者都主张博爱。但《新约》的金规则只有肯定式的表达,因为基督教的博爱来自上帝,上帝是无限的,上帝的爱也要无限地向外推出去;《论语》的忠恕思想则既有肯定式,也有否定式的表达,由于儒家的博爱来自人自身,人是有限的,所以人类之爱既可向外推出去,又要向内加以限制。这是二者最根本的差异。王献华在分析雅各布森的相关作品的基础上认为,对早期两河流域宗教的研究和对早期两河流域社会与文化的历史研究必须是合二为一的学术进程;在早期两河流域宗教研究中,神灵史的路径可以认为是下一阶段的学术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