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5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54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6篇
人才学   18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382篇
理论方法论   47篇
综合类   1078篇
社会学   91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离形得似”与“以形写神”(上篇)相对应,构成了中国艺术形神论中的有神论一派。对此,较早从理论上系统阐述的是庄子,到唐代又有了更大的发展与充实。“离形得似”的审美内涵有三:一是反对把形似作为神似的基础,不认为形似与神似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二是主张由内而外,以神写形,追求“不似似之”的变形效果。二是在艺术形象创造上强调以“真”为核心,侧重于主体内在精神的对象化。这在今天仍有其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2.
"有机形"和"几何形"是艺术设计的两种基本形态.将传统的艺术语言看成是基本形态的唯一特征,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它会使设计造型画地为牢.只有对基本形态的特性深刻理解并大胆把握和运用它们,才能创造出代表未来的新形态,后现代设计师的思想和他们的作品,有力地证明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73.
“人文力”是包括伦理道德在内的各种意识形态或文化形式的功能形态。人文力的作用同样遵循着大小、方向、作用点的三要素原理。个体的活力、群体的凝聚力、社会的组织力、行为的驱动力 ,都可以看作是人文力的具体形态。  相似文献   
74.
厦门游     
吴训教 《老友》2012,(1):21-21
海上金门半日行, 水天一色觉风清。 游轮数点云边去, 浩淼烟波载太平。  相似文献   
75.
师范美术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应该是掌握了形象思维能力的教育家.美术学和语文、数学、外语等,对于一个人的作用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师范美术学改革的核心是建立一套形象思维的教育模式,应走边缘学科嫁接推进的方向,要全面提高学生作为一个教育家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6.
甲戌年(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张謇应邀赴东南重镇江宁任发审局记室,十余年的游幕生涯由此发端。令张謇庆幸的是,在获孙云锦识拔的同时,又懈了对他一生发生重大影响的吴长庆。在学业上,张謇先后考入钟山、惜阴书院,接受著名学者李联王秀、薛时雨,尤其是张裕钊的指点。人生有许多稍纵即逝的机遇,张謇恰于是年把握住了上述机遇,自此开始了全方位的发展。甲戌年日记是张謇该年份游幕问业的忠实记录,保留有许多鲜人为知的珍贵资料,给日记注释将有助于解读张謇最终成为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的早期成长轨迹,其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77.
悬置共面波导兼有鳍线和悬置带线的优点。文中用共形变换技术分析悬置共面波导,得到严格的解,考虑有限厚度基片情况下给出了悬置共面波导的有效介电常数,单位长度电容和特性阻抗的闭合表达式。  相似文献   
78.
形合与意合:英汉语篇衔接的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注重“形合”,汉语强调“意合”。本文对比分析两种语言思维模式的不同倾向在语篇衔接和连贯上的反映,以及认识两者差异对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79.
借由《易传》“形而上者谓之道”翻译“metaphysica”,形成了现代中文哲学概念“形而上学”。这个现代中文概念的制造以对《易传》语境及其易道思想的多重截取为前提。本文通过回溯《易传》原文的语境及其道器一如思想,尤其通过“而”的虚词解释学,指出:metaphysica的对应物乃是“形上学”,而“形而上学”则是有待重新开端的道学。  相似文献   
80.
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社会生活和身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个崭新且最激动人心的研究领域[1]。身体是形躯、是思想、是气质、是语言、是修行等,这是古人给我们的教诲。本文以身体为题,拟从文化视角对之施以阐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