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8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311篇
劳动科学   25篇
民族学   148篇
人才学   85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143篇
理论方法论   222篇
综合类   2272篇
社会学   593篇
统计学   44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236篇
  2014年   518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255篇
  2010年   262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283篇
  2007年   295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新的全球化、逆全球化浪潮在当下再度成为一个讨论得最为热烈并且不断引发争议的理论话题。如果以中国在1978年开始实施改革开放伊始,中国电影经历了整整四十年走向世界的全球化之旅。那么全球化又是如何在中国电影文化语境中得到实现的?作为经历、见证和参与改革开放的第五代电影人,其走向世界的全球化之路更是跌宕起伏,而作为主将之一的张艺谋更是一直致力于中国电影创作的全球化思考与实践。基于此,我们提炼出本土创作·天下意识·全球经验这几个关键词,并借助张艺谋创作个案以点带面,管中窥豹来梳理或勾勒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创作的全球化路径是:故事的讲述,从"有中国特点的故事"到"牵涉他国的故事"到与"与人类相关的故事";空间视域的建构,从本土到天下到世界;主题的表达,从生命意识到和平意识到信任意识。  相似文献   
82.
柳宗元对儒学和佛学都有较深修养,对"统合儒释"也有高度自觉。学界对"统合儒释"的方式的讨论较多地偏向于柳宗元所自述的范围,即以儒学为本位裁量佛教、对佛教进行抉择,可概括为"援儒入佛";但"援佛入儒"这种更具时代性和创造性的方式也存在于柳宗元的思想成果中。《乘桴说》体现了重视心性的倾向和新颖的儒学阐释之风;《天爵论》重视智识和意志的思想是受到佛教影响的同时对儒学传统的重新发掘和塑造。二文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援佛入儒"的特点,也体现出"统合儒释"的创新性和深度,在中唐具有重要的学术和思想意义。  相似文献   
83.
罗永泰  王连成 《城市》2012,(1):61-66
一、引言文化产业是为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的活动的集合.通过开发隐性需求,文化企业可变小资源为大资源,变无用资源为有用资源,变分散资源为系统资源,能够提升产品价值和企业竞争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弥补资源缺口,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为企业未来的商业运作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加大文化产业资源的整合力度,符合国家文化产业振兴的要求,能推动天津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提升文化品牌辐射力度,还能助力天津城市定位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4.
朱红  王绪琴 《兰州学刊》2012,(12):15-20
法家学说以人性恶为理论前提,主张任法治世,故视其为"恶人学说";儒家学说则以人性本善为基,强调道德仁义,着意于为平常生活中的平常之人建造和谐生活的秩序,故视其为"常人学说";道家学说则主张用自然无为之道教化民众、经营人生,超越而远识,故视其为"圣人学说"。三家人生哲学当互涵统摄,兼取并用,方是人类长治久安之道。  相似文献   
85.
进入21世纪后,中国职业教育迅猛发展.该校作为成都市青羊区唯一的一所省级重点中职学校,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建设教育国际化特色职业院校的构想为基础,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坚持品质立校,特色强校,致力于培养"内心向善、积极向上、拼搏向前"的"具有国际视野、人文情怀、出众技能、良好品行"的现代高品质"匠人", 走国际化发展之路,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打造"西部一流的中职学校",积极为成都构建西部经济核心增长级,建设国际大都市提供强有力本土技能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86.
清华简《尹诰》篇公布后,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与热烈讨论,但许多问题仍有待研究,如关于其篇名命名问题,其与《尚书·咸有一德》篇之关系问题,其能否证明今本《尚书·咸有一德》篇之伪,等等。利用二重证据法,系统梳理《尹诰》《咸有一德》相关的文献记载,并对上述问题进行考论,通过比对、分析,认为《尹诰》篇与真古文《咸有一德》、今本《尚书·咸有一德》皆无关系,是独立成篇,名之为《尹诰》没有问题,其不能为证明今本《咸有一德》之伪提供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87.
立德树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新形势下立德树人有其特定时代特征,与时俱进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德才皆备人才,已成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本文根据古今中外德育教育特点,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得出我国新形势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及实施方式,即首先是要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同龄团体四个方面的德育环境。其次在各环境中以教育心理学的视角培养学生,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88.
正人才评价是人才工作的重要环节,评价科学合理便会成为激励人才尽其才、尽其用的"磨刀石",相反就会沦为埋没人才、延误发展的"绊脚石"。要识准人才,应从人才品行作风、工作成效、创新能力三方面进行科学评价,建立"三维"人才评价机制,才能让人才"立体"成像。评品行作风量"高度"。品质决定  相似文献   
89.
正张曙光1939年9月8日出生于陕西省长安县秦岭山脚下的一个普通农家。也许是出身贫苦家庭的缘故,张曙光一直保持着朴素的本色,无论是出席各种会议,还是接受媒体采访,他总是穿得很简单,从不西装革履打领带。即便是步入老年,他还经常挤公交车和地铁上下班。凭着勤奋好学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1959年,张曙光顺利考入西北大学经济系统计学专业,开始了经济学的学习和训练。在校期间,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有何  相似文献   
90.
正一、什么样的官是群众喜爱的好官首先,群众喜爱的好官,与党一贯倡导的用人标准具有内在一致性,群众眼里是"好官",一定是党组织的"好干部"。《党章》明确指出:党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选拔干部。说明选拔干部最主要的标准有两条:一是"德"或政治标准,主要选拔政治上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