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9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49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67篇
人才学   17篇
丛书文集   864篇
理论方法论   109篇
综合类   1238篇
社会学   94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杨天保 《人文杂志》2012,(1):132-136
上古时代"巫史同源",天人相与的大主题,即是史家的份内事;本体论上的探讨,虽朴拙,但坚守之。文字盛世后,一是史以文存,"文史不分";二是经学独尊,史附于经。受此两股变动之冲击,史学日渐把守不住本体论上的向度——先是让"天人之事"陷入汉唐谶纬神学之股掌,后又转手令其沦为宋明理学之专利。迄至近世,史学"科学化"急流勇进,但偏好"阶级关系"之时代倾向,又让史学诸家讳言天人。相反,受近现代"人本主义"激变的史学思潮,重人轻天,终让"天人和合"之史学本体论传统,卒成绝响。故此,21世纪的"大众化"史学,基于"人性论"层面上的已有成就,重建宇宙本体论,它既要引入科学的"天命观",和合天人;又要培育起基层民众的公共意识,推进公共历史学的现代发展;更要"送史下乡",启蒙乡村,合理改写中国民间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72.
73.
74.
陈静 《办公室业务》2020,(4):175-176
身处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中,手中拿着不断更新换代的影像工具,我们记录什么,如何记录?透过影像,我们如何去留住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记忆?本文从影像媒介与档案之间的联系、影像档案的优势和影像档案如何留住记忆对影像档案进行思考和探讨.影像工具的出现,为大众书写更翔实的档案提供了可能性;影像档案也以自身独特的优势为我们留住了社会记忆,成为充满记忆的历史文献.  相似文献   
75.
巴迪欧认为数学是本体论,是作为存在之存在的科学。他在现代分析哲学和后期海德格尔思想的基础上熔铸出属于自己的本体论。巴迪欧哲学思想的数学基础主要源于康托尔和保罗·科恩的集合理论。他结合萨特和以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盎格鲁-撒克逊学派的学说而提出“情境”概念,指事件发生的场所,是具有多元性的场域。他还根据集合与幂集的差异,将结构分为情境与情境状态两种类型,将集合论与哲学进行嫁接,形成独有的哲学思想。巴迪欧认为海德格尔并没有将数学与科学区分开来,而他要做的就是实现对海德格尔反科学主义思想的超越。   相似文献   
76.
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但它不是像有些学者所说的以"实践本体论"这一名称来标志"马克思哲学"意义上的实践本体论,而是实践思维方式视域下的实践本体论。只有实践思维方式才能标志马克思新哲学,我们必须按照这一思维方式来理解他的本体论思想。在实践思维方式下,实践本体论表现为人自身的实践性、人化自然的实践性、人类社会的实践性等三个向度。  相似文献   
77.
语言能够表达人的思维、情感、意志,但是语言往往又不能准确传达人的所思所想和内心体验。在以语言游戏为主要方式的后现代语境下,语言由工具转变为主体,语言本身即是意义,或是消解了意义。然而语言游戏消解的只是一般的、严肃的意义,却转向了特殊的、鄙俗的意义。语言游戏虽然致力于语言技巧的探索,但“言不尽意”的矛盾仍未能得到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78.
小说的影像阐释是当代影视剧生产的重要源泉,在视觉文化主导的今天,小说的影像阐释不仅使小说进入文字阅读和视听感知结合的“共读”时代,而且为影像作品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同时,小说的影像阐释已经对当代作家的小说书写、小说生成方式及小说传播形态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9.
在摸索如何实现中国哲学现代化的道路上,现代新儒家前三代学人大多都致意于重建形上学的努力,表现出自觉创构本体论的理论冲动和精神蕲向.作为现代新儒家之重镇,方东美没有如同其他人那样,承接宋明儒学以采取"新心学"或"新理学"的进路,而是归返于先秦原始儒家和原始道家并建立了"含情契理"的生命本体论.通过他探求"太初之指"、索寻宇宙人生之本体的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由中入西,最后又援西归中的学思心路;同时,从中也能够见出由提出"生命"这一核心范畴,到依循"体用不二"的传统论证方式阐发其功用,以确证生命的本体论意义和地位,进而展开整个思想体系的逻辑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80.
新媒体环境下舞蹈与影像艺术结合的表现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媒体环境中,各种传播媒介手段的出现以及传播形式的扩张,促使舞蹈与影像艺术得到完美结合。无论是网络还是电视,其画面性以及色彩性将影像艺术的魅力进行展现,舞蹈自身所具备的魅力得到全面展现。并且在新媒体环境下舞蹈与影响艺术的结合,能够从根本上改变舞蹈的传播途径。本文从新媒体环境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深入探讨了舞蹈与影像艺术结合的表现性,将舞蹈在影像艺术中的艺术语言以及艺术魅力进行全面展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