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141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29篇
丛书文集   192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524篇
社会学   150篇
统计学   1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随着高校官方微博的渐渐兴起,如何善管、善用高校官方微博成为教育管理领域研讨的话题之一。作为一种文化形态,高校官方微博具有鲜明的伦理学特性。基于伦理主体之权威性、确定性,对伦理关系之互动性、立体化以及伦理群体之社会角色定位进行分析,有利于于探讨高校官方微博在发展、建设过程中的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52.
微博时代的到来创新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载体,在传递信息和加强交流的同时,微博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高校党建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党建工作模式,建设党建微博平台,增强时效性,不断提高党建信息化水平,把握舆论导向,增强党建工作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53.
郭敏 《现代交际》2014,(3):93-93,92
这些年来,各种通讯工具的增加给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信息传播带来了更好的温床。这是一种全新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成为科学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一次比较大的应用革新。但是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有它的两面性,当微博给人们带来更加开放的信息通道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所以如何理性正确地处理微博带来的消极影响,是时候值得我们深思一下了。  相似文献   
54.
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体工具,在大学生中广泛流行。微博特殊的传播特点使微博在大学生群体中广受欢迎,微博的流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不仅要充分认识微博给大学生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而且要分析以微博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可行性,从而真正找到将微博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5.
新媒体时代高校官方微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近年来,高校官方微博的发展也日益迅速。通过对全国各高校官方微博运营情况梳理发现,高校微博具有三大功能即解读学校政策,宣传新闻信息;处理突发事件和危机事件;树立学校正面形象。通过经营与管理微博,高校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将线上和线下有机结合起来。随着高校微博的媒体关注度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的不断加强,高校微博已成为高校与师生和校外人士沟通的重要桥梁。  相似文献   
56.
随着微博的流行,当代大学生逐渐对高校微博产生极大的兴趣,高校微博已成为高校网络舆情的新阵地和主阵地。与其他微博相比,高校微博具有使用时间零星化、群体互动性较强、内容原创性高、兴趣点较集中的特点。高校微博是高校网络舆情问题的"导火索"、不良情绪发泄的新渠道、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晴雨表"。要利用高校微博,提高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可着力于提高对微博的重视力度,及时回应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充分发挥微博意见领袖的作用,积极组建特色微博团队等。  相似文献   
57.
作为新兴社会化媒体,微博自推出以来迅速成为流行的通信平台。借助微博,用户可以即时发表简短信息来描述、更新和分享他们当前的状态以及对事情的态度和看法。文章以“情感‐判断‐鉴赏”为分析框架,以“哈尔滨浓雾”为微博议题,提取新浪微博中的微博文作为研究对象,以微博用户对此微博文的评论作为语料,分析评论中的态度资源。统计分析显示:情感资源多以显性方式表达,反映出网络语言具有生动形象化和直观化等特点;与情感和判断资源相比,鉴赏资源中多以隐性方式表达其否定的态度意义。在基于事件的微博中,用户通过情感、判断、鉴赏话语策略传递对评价对象的态度倾向,多以隐性方式表达对事件的否定态度,但对实现人际意义却采取积极介入的语言策略。  相似文献   
58.
当前新媒体发展迅速,微博在大学生中十分普遍。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害,我们应客观看待。本文在参考了微博的利弊情况之下,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9.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作为一种新兴媒体的微博日益成为人们认知社会的主要工具,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特别是对"三观"正逐步形成的高校大学生的影响甚大。如何借助微博这一崭新平台来端正和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0.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SNA)研究突发事件微博舆情传播的网络结构特征,探究微博舆情传播的网络结构对微博信息传播的影响。以2013年重大突发事件"4.20四川雅安地震"为例,运用ucinet软件生成微博舆情传播网络拓扑图,基于统计得到的微博节点关系矩阵进行微博舆情传播网络整体结构、角色与位置结构等测量。测量结果表明,媒体用户、政府用户、地震经历者以及积极参与救援者在舆情传播网络中具有较高的传播能力,因此可以通过影响这些关键节点有效控制舆情的传播速度。本文采用实证方式对突发事件微博舆情传播网络结构进行了分析与测量,拓展了SNA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