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2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30篇
管理学   415篇
劳动科学   33篇
民族学   278篇
人才学   146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1075篇
理论方法论   324篇
综合类   2395篇
社会学   574篇
统计学   20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241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273篇
  2020年   195篇
  2019年   208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96篇
  2014年   416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295篇
  2010年   291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新近发现的两件宣德六年(1431)和正统十四年(1449)的法旨,由北京大隆善寺发往岷州大崇教寺,是目前最早的关于班丹扎释的藏文资料,在明朝驻京藏僧的资料中极为罕见。第一件涉及大崇教寺法脉传承,第二件事关寺院财产分配。这两件法旨对研究班丹扎释、大崇教寺乃至明代藏传佛教都具有重要价值,文章译释了法旨内容,并结合法旨内容初步考述了大崇教寺的创建时间和法脉传承。  相似文献   
82.
郝玉明 《船山学刊》2016,(6):102-107
近世对"天人合德"的系统研究肇始于上世纪30年代,至今约有百年的历史。大体经历发轫萌芽期、独立形成期、全面发展期、深化应用期四个发展阶段。主要进行了"天人合德"的实质及理论内容、起源及发展阶段、地位及现实意义等问题研究。百年来的"天人合德"研究具有复杂性、现实性,并拥有广阔的研究空间,未来的"天人合德"研究将逐渐形成系统的哲学研究视域,采取崭新的研究范式,并进一步实现文化共享。  相似文献   
83.
康德认为经验论派和理性论派的幸福观都不能使人们得到真正的幸福,进而他将理性原则应用到幸福论中,提出了以"自律"为原则、"善良意志"为条件的理性主义幸福观,超出了以往的幸福观念。主张以德配福,德福可以在至善中得到统一。认真分析康德的幸福观,对当代人捍卫道德尊严和实现配享幸福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84.
85.
86.
87.
孟繁星 《职业》2016,(6):8-9
"有压力才有动力".这句曾经被管理者奉为经典的管理理念,在中等职业教育的实际运行中却并非如此.从辨证的角度看,这句话也并非空穴来风.但随着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招收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都越来越低,中职教师在教学与管理上工作量日趋增加,再加上新一轮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中职教师职业压力越来越大.2015年,安徽对550名在职中职教师发放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职教师职业整体压力较大,其中39.78%被调查者认为压力较大,47%被调查者认为很大,7.06%被调查者认为极大,1.66%被调查者认为压力较轻,只有0.59%的被调查者认为无压力.职业压力大,对身心健康危害多,不但能引起多种身体疾病,特别像血管疾病、过度疲劳甚至死亡,还有可能引起焦虑、精神疾病,甚至自杀或企图自杀等行为反应.  相似文献   
88.
本文指出学生评教应通过加强"多方沟通",构建"以人为本"的学生评教体系,从而真正起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89.
朱红  王绪琴 《兰州学刊》2012,(12):15-20
法家学说以人性恶为理论前提,主张任法治世,故视其为"恶人学说";儒家学说则以人性本善为基,强调道德仁义,着意于为平常生活中的平常之人建造和谐生活的秩序,故视其为"常人学说";道家学说则主张用自然无为之道教化民众、经营人生,超越而远识,故视其为"圣人学说"。三家人生哲学当互涵统摄,兼取并用,方是人类长治久安之道。  相似文献   
90.
教学目标决定教学设计.我观摩了《角的初步认识》,听了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仿佛越想越糊涂,越不知道问题的根源,使我陷入了迷茫之中.在我经过一番冥思苦想之后,冥冥之中感觉到专家常挂在嘴边的“教什么,怎么教?”也许能找到解决问题的一些办法,于是笔者就从教学目标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