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2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138篇
劳动科学   14篇
民族学   33篇
人才学   49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546篇
理论方法论   80篇
综合类   1085篇
社会学   257篇
统计学   2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51.
田丰 《船山学刊》2018,(2):24-31
王船山对心性工夫与历史关系给出了不同于道学传统的思考。他通过对道学以心为镜譬喻的批判以表明:人只能在其有限性视域下依照心志意向做出善恶是非判断,而不当让事物向人显现出无历史性无情境的意义。他主张通过对历史与经典的诠释,呼应其所处的时势,将自身的伦理——政治实践融入历史之中。达成之道在于:设身处地地进入历史情境,共其忧患,让历史中那些思考与决断的可能性向自身开放,成为自身生存的可能性与生命经验,综参时、势、经、义,以求得中道。船山认为君子只有不断以此方式返回经史,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实践智慧,通达内圣外王之道。  相似文献   
52.
王阳明作为明代心学的代表人物,其学说影响了明代中后期的整个学风,其对“心”的阐发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阳明所言之心,体万物而不移,妙运生生而不穷,即性即理,而为人一身之主宰.心物关系中的心应该在这种含义下理解.王阳明用“意之所在”与“明觉之感应”方式来训释“物”,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是都把“物”放在了心的映照之下.最后,可以看到王阳明学说中的“心”、“物”是以互相彰显的方式存在的,而这个桥梁就是“感通”.心物在互相彰显下存在,二者紧紧不离,既无离心之物,也无离物之心.  相似文献   
53.
李翱的《复性书》作为主要讨论"复性"之方的重要思想史文本,其性情观的思想渊源深远,特别是在"情"论、工夫论与境界论三个方面受到《荀子》的很大影响。对李翱之"情"的理解不能仅局限于探讨"情"本身的善恶,而须引入人这一主体及其实践工夫,因为对"情"的内涵的界定不能脱离作为道德主体的"心"和扰乱人之情性的"物"。性、情之间并非只是对立的关系,二者有着内在的统一性。"情"固然需要"性"作为自身向上提升的目标和动力,但是"性"也需要通过"情"从而在感性的现实世界中显现与落实自身。性与情的内在统一才能构成一个完整、丰富的人。因此,"性与情不相无"这一命题相较于"性善情恶"、"灭情复性",更能突显李翱性情观的特色。性、情关系的厘清决定了李翱的"复性"之方不是"灭情",而是通过"弗虑弗思,斋戒其心"与"本无有思,动静皆离"两个阶次来"止情复性"。"复性"成圣后便能"物格于外"而不应于物,"情应于内"而无情,达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的境界。  相似文献   
54.
正良好的习惯是事业成功的基石,崇高的敬业精神是投身事业的强心剂。作为办公室工作人员,须养成良好的敬业习惯,把本职工作当事业做。要养成良好的敬业习惯,关键是要强化责任心、事业心和进取心。一、养成敬业好习惯须强化责任心对工作有没有责任心直接关系到工作的成效。工作尽职尽责,一丝不苟,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也是敬业与否的重要体现。(一)要忠职守。办公室里的工作很繁琐,也很平凡。如果没有一颗忠于职守的心,十有八九会厌倦。这  相似文献   
55.
受宋明理学的影响,明清拟话本小说中有很多命相故事具有丰富的理学意蕴.这些命相故事肯定命定论,但更肯定并高扬人的主体精神,命相叙事并不是简单的事实陈述,而是揭示命相与心相的关系,肯定心相的作用,艺术地表现了小说家对于“天命之性”、“气质之性”的思考以及对“致良知”的探究,是对理学的形象诠释.  相似文献   
56.
正她早已将苏小北放到了心里!从什么时候起?究竟从什么时候起自己就已经沦陷了?是那次在火车上的人工呼吸?是牧马人里的照料?是布达拉宫的搀扶?是……晴子不顾众人劝阻,决绝地踏上了脱离凡尘的高原之行,却怎么也没想到会遇上苏小北这个冤家。对于晴子来说苏小北就是佛祖给自己设的天劫,只可惜,晴子悟性不够,不但没安全度过这一劫,反而六根变得浑浊不堪,沉溺于尘世欢愉不可自拔。每逢晴子捶胸顿足哀  相似文献   
57.
张载的“德性之知”,是以宇宙共同体为认知对象的生态认识方法.在这种认识视野下,宇宙存在“幽明”的双重境域和“太和缊”的运动形式.张载“民胞物与”的生态境界,不是“我”与他者的直接关系,而是通过“我”与宇宙本体的关系,间接架构起“我”对宇宙成员的道德关怀.张载肯定《中庸》由理性认知而致道德觉解的修养进路,并提出“大其心”的生态修养方法,即人的精神追求应印合宇宙生养万物的生态德性.  相似文献   
58.
师者仁爱     
正第30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师者仁爱,既是好老师的标准之一,也是做教师要恪守的基本教育伦理与修养提升的核心品质。  相似文献   
59.
不知道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状况:一群专业人士正在衣装鲜丽地跟新客户大谈特谈对品牌的伟大构想,而客户却刚听两旬就眉头紧锁,咆哮着把他们赶出了会议室?这种情况的发生,很可能是提案者完全弄错了客户的项目需求。要想做好提案,先要做的就是用“心”听“讲标”: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