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94篇
  免费   267篇
  国内免费   112篇
管理学   1906篇
劳动科学   109篇
民族学   212篇
人才学   548篇
人口学   68篇
丛书文集   2630篇
理论方法论   691篇
综合类   8166篇
社会学   2313篇
统计学   130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191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229篇
  2016年   282篇
  2015年   523篇
  2014年   1090篇
  2013年   1001篇
  2012年   1099篇
  2011年   1270篇
  2010年   1282篇
  2009年   1288篇
  2008年   1438篇
  2007年   1032篇
  2006年   916篇
  2005年   824篇
  2004年   730篇
  2003年   632篇
  2002年   530篇
  2001年   493篇
  2000年   443篇
  1999年   226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应急管理中的心理危机干预与重建:以汶川大地震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灾难后的幸存者经常会出现"创伤后综合症",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影响他们今后的生活和身心健康.因此.心理危机干预与重建也是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政府在重视"物质救灾"的同时,也应该进行"心理救灾".汶川大地震后.我国政府认识到心理危机干预与重建的重要性,并采取了很多措施积极地帮助灾区民众度过心灵的难关,为了更有效减轻灾难给民众带来的心理冲击,也应该改进某些措施和积极借鉴他国的经验.  相似文献   
42.
该文通过对初中政治学科及教学对象特征、教学中存在的"心理不和谐"现象分析,主要从师生关系、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三个方面探讨了初中政治教学中心理和谐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43.
社会支持在灾后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心理危机干预通过及时控制和减缓灾难的心理社会影响,促进了受灾者心理健康的重建。然而,当前我国灾区的心理干预工作存在着将心理危机干预与社会支持相混淆又相脱离的背反现象。调查和事实证实,只有实现二者的互动尤其是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才能够既促进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专业性功能提升,又进一步增强实务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4.
谢国辉 《云梦学刊》2008,29(6):119-121
个体德性生成的心理机制主要有观察学习图式加工、角色扮演、自居作用和自我强化.  相似文献   
45.
论成功素质教育模式中的积极心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功素质教育是目前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心理教育是成功素质教育模式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成功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成功素质教育中,我们要通过宣传并完善积极心理教育理念以及大力开展积极心理训练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成功素质.  相似文献   
46.
分析了大陆法系、英美法和中国大陆的各种观点,阐述了占有的含义、非法占有目的之规范结构、非法占有目的之心理构造、所有权能的组成和财产犯罪保护现状等。非法占有目的指向应是占有的本身,占有之下对财物的所有、使用和收益是比占有更深层的类似发起目的的心理动机,不属于占有目的的范畴。占有的本体事实和占有之下对财物更进一步处分的价值评价结合成非法占有目的的完整含义。  相似文献   
47.
医院是知识型员工高度聚集的组织,知识型员工在个人特质方面表现出特殊性.心理契约管理就是研究知识型员工的心理需要,通过构建医院与知识型员工之间的心理契约,满足知识型员工高层次的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48.
笔者基于翻译的“符号转换”和“意义再生”的“跨文化交际”性质,从认知与交际的功能视角出发,对比分析了以语言文字“心理剖析”先明行文“心理事实”的“剖析论”与以“语用推理”确定行文“最佳关联”的“关联论”在本体论和方法论阐发上的殊途同归。论证了行文“心理事实”的“剖析”结果与“最佳关联”的“推理”结果,都是语言符号转换的“依据”和意义再生的“本源”,旨在揭示“剖析论”高屋建瓴,“关联论”条分缕析,所遵循的都是以原文意义“再生”为取向的“忠实”原则。“剖析论”与“关联论”一样,对指导翻译和翻译研究与批评具有潜在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49.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作文教学,作为充满灵气和个性色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指导活动,对于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多年的实践使我体会到,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一个循序  相似文献   
50.
“非典”危机反应与危机心理干预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面对突如其来的SARS流行,社会上普遍出现恐慌、焦虑、担忧等心理反应。如何帮助人们调整心态,应对危机,在危机中获得成长,已经成为心理学家当前最关心的课题。文章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SARS危机下人们出现的身心反应以及危机可能引发的后果,提出了危机干预的方法、过程,初步构建了危机干预的模式。对于如何应对SARS引起的过度的危机反应,文章中也提出了自我心理调适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