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8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56篇
民族学   68篇
人才学   11篇
丛书文集   376篇
理论方法论   51篇
综合类   793篇
社会学   31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现藏于日本东洋文库的海内外孤本《宁灵厅志草》,系编纂者稿本,正文内容有67页。是书类目设置上全同《(雍正)甘肃通志》,撰写方法及辑录内容则多同《(嘉庆)灵州志迹》。因其非定稿,故编修体例、内容、文字等方面尚需进一步完善、充实、修订,但其在研究宁灵厅历史、地理、经济、教育、语言等方面的价值还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52.
自唐代武侯祠中塑像之后,历代逐渐增多。清康熙年间武侯祠重建后,两廊塑像已成规模,道光年间调整后沿袭至今。各尊塑像具体塑制年代的考述。1971年至今的塑像维修保护。对塑像保护不利因素的讨论。  相似文献   
53.
从《古代文学》、《美学概论》等课程着手,运用人类学"志"这种田野调查法,结合校园景观植物资源,建立校园人文植物志,发挥其多方面的人文通识教育功能,既培养了学生的植物科学观和生态文化观,又达到人文美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54.
《明史·舆服志》自康熙十八年至乾隆四年,经过了三个阶段的纂修。第一阶段由清初著名史家万斯同初步删定,成《明史》四百一十六卷,其中《舆服志》共四卷。收载了极为丰富的史料,奠定了《明史·舆服志》的基本框架。第二阶段由总裁官王鸿绪在万氏《明史》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加工,经过多年的删改、润色加工后,最后成《明史稿》三百一十卷,其《舆服志》仍为四卷,在《明史·舆服志》的形成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第三阶段由总裁官张廷玉对王《志》略作删改而成定稿即今之《明史·舆服志》。  相似文献   
55.
公文体式写作研究阐述最简易的类型是浅显知识介绍,通常以"怎样写**"的模式出现。这只能算是一种启蒙教育。公文体式写作研究阐述最普遍、流行时间最长的类型要数"格式说明+例文"的简易模式。这种模式比起浅显知识介绍型来,有所进步,但非常有限。问题主要在于运用这种模式过于简单,过于粗疏,在例文的引用列举上尤其如此。这表现在一个公文体式只举一篇例文,而且没有分析说明;一个公文体式举有多篇例文,但同样没有分析说明;错用例文而产生误导;错用病文作范文而产生误导;推荐病文作范文而加深误导等。公文体式写作研究逡巡不前的原因之一是人们至今仍普遍认为公文写作只是一种简易、机械的技术操作,所谓的公文写作学是不存在的;原因之二是公文写作研究人员的队伍尚不精锐有力,特别是缺乏能真正统领大军冲锋陷阵的将领和统帅。(打破这种现状的)突破口是群策群力,及早编创一部能极有效地指导公文写作实践的新经典《现代"尚书"》来。  相似文献   
56.
相术宣扬命定论思想,同时强调相德、相心的重要性,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为志怪小说家所奉行.他们在小说中通过相术叙事不仅宣扬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观念,更宣扬相德、相心先于相形的理念,强化了作品的文化内涵,显示出浓厚的相术文化意蕴.结局照应相术对人物命运的预言,是相术叙事的基本模式.与命运有关联的身体部位或相关情节之描写,由相术引出的出人意表的情节和对美德的褒赞来塑造人物,增加了作品的形象性、生动性.概言之,相术叙事有引起事由、设置悬念、铺展情节、描写人物、严密结构、深化主旨、引人入胜等多重作用.  相似文献   
57.
中华是个产茶大国,名茶何其多。太平猴魁名扬世界距今不足100年,然而,成为朝廷贡品可上溯几百年历史,当时猴魁总产量不过600斤,但是不因数量过小而不见经传。从《江南通志》等多部志书详细记载中,可知太平猴魁历史上曾有过多次辉煌。  相似文献   
58.
从连珠的艺术特质看其文体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文体的连珠,前人对其渊源肇自莫衷一是,抵牾颇多.从连珠体的艺术特质出发,通过剖析,发现设喻明理、有合因果逻辑的连珠,其最基本的说理方式--"先列其目,而后著其解",在墨韩管荀诸家所处的春秋战国时代已经开始孕育发展,中间经《吕氏春秋》和《淮南子》,到扬雄手中,连珠这一文体已经基本上区别出自己的文体特质,通过班固、贾逵、傅毅、蔡邕等人的开拓,连珠在东汉获得独立的文体地位,后经晋陆机而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59.
文章通过考察"义疏"字义演变,得名缘由及历代儒经义疏体式特点,对目前学界对于"义疏"的一些看法做出了辩正.文章指出,"义疏"复合"义""疏"二字而成,各字取义不同,"义疏"名义因此有别,同时,由此名义之下,亦存在着彼此相关但相互区别的三种不同体式.  相似文献   
60.
典志体史书是历史编撰学研究的十分重要的史书体裁,是中国古典文献中专门分类汇辑与论述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典章制度的书籍,在历史文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晚清是典志体史书大放异彩的非常重要的时期,文章试图着重对晚清典志体史书的历史观作出全面的分析和论述,以期对这一时期的典志体史书具有的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有个宏观的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