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4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87篇
理论方法论   46篇
综合类   372篇
社会学   22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张毅 《阴山学刊》2002,15(4):5-8
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罗宗强先生是一位具有开拓精神的著名学者,其独树一帜的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研究,在融合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以及打通文史哲方面闯出了一条新路.其治学精神和学术追求、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都显示了大家风范.  相似文献   
82.
《读书》二十八年的历史,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学术史、思想史,也是当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读书》译介了大量理论,推出了重要话题,形成了独特的“读书体”风格。同时,知识分子当下的文风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83.
卡尔·施米特是20世纪德国最重要的政治理论家之一.他从敌人与朋友的界分来理解政治的概念,并提出了一种关注紧急状态的主权决断论.作为一名反自由主义斗士,施米特继承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由梅斯特尔、柯特斯等人所代表的极端保守主义的理论传统,堪称战后欧洲保守思潮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84.
近代中国商战思潮"新论"之再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商战"问题回应廖祖义先生先后发表的三篇文章,强调从思想史的角度研究近代中国商战思潮时,应注意到这一思潮所具内容的复杂性、代表性言论的多样性以及时段的较长性等特点,不能简单地囿于郑观应的商战思想,而忽视该思潮在其之前即有萌芽、在其之后更有延续的过程.认为近代中国"商战"论不仅重视生产领域,而且同样重视流通领域,后者既是该思想的切入点,也是与列强争胜的归宿点.因此,<辞海>中"商战"词条的解释是正确的,应予维护.曾国藩在近代新的背景下使用"商战"二字,一定程度上透露出"商"的近代新内涵之信息,以及"商"和"战"的某种统一体意义,尽管他本人并不是"商战"论者.同时强调,对洋务派以及袁世凯等人的经济思想也应进行客观、合理的分析,不能笼统地否认他们具有"商战"观念,更不能从想象和简单化的逻辑出发,认为他们根本不可能具有"商战"观念.  相似文献   
85.
86.
1956年,我于山西省立临汾第一中学高中毕业后,即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60年,提前毕业、留校任教后,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985年评为副教授,1987年在全校破格晋升为教授。1990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1993年被聘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人民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人民大学  相似文献   
87.
1998年,为纪念真理标准大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笔者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其立意也许在当时还有一点新意,然实则根本就没有超越理论界总结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性是其科学性、革命性和发展性(即所谓的三性)这一定论。  相似文献   
88.
作为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毛泽东思想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多卷本大型学术理论专著,由杨超、毕剑横主编的《毛泽东思想史》(四卷本)一面世即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赞扬,受到理论界、教育界和出版界的高度重视,被称为“具有开拓精神和鲜明特色的力作”,“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特风格”。该书是根据邓小平关于“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必须准确完整地把握”这一总的精神,以及他关于理论工作者应“从各个领域阐明毛泽东思想的体系”,“要写毛泽东思想的历史,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的要求而确定的。该课题于1987年申报并获准立项为国家社会…  相似文献   
89.
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文化"概念不仅成为西方反思现代性的重要思想工具,也传播到正在进行现代国家建设的日本,与日本的社会现实和政治道路选择问题紧密交织在一起,形成复杂的认知图景。  相似文献   
90.
战国秦汉时期对“名”的讨论极为活跃。当时的“名”可以分为两类,即伦理学政治学意义上的“名”与语言学逻辑学意义上的“名”。前者对中国古代思想史影响之大远远超过后者,但由于受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的西方逻辑学的影响,以往的先秦名学研究只重视后者,未对前者展开过系统研究,这使名学研究偏离了思想史的实态。因此应转换方向,回归于思想史的正途,对先秦名学重新作出客观全面的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