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8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542篇
丛书文集   43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12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21.
清远市部分农村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主要原因是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在许多地方依然有深厚的根基。计划生育政策堵塞了人们通过多育得男的途径 ,一些村民利用胎儿性别选择等手段人为地提高了出生性别比。但具体的情况往往在经济发达地区与山区有所不同。全面推广落实“关爱女孩行动”对出生性别比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2.
对"溺婴"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麟 《西北人口》2002,(2):22-24
文章通过对溺婴行为的界定分析了溺婴的原因及产生的社会后果,并对如何抑制这种现象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3.
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是公安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4.
本文以“五普”数据为基础,对比“三普”、“四普”数据,对我国少数民族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我国少数民族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已经存在。虽然问题没有汉族严重,但其发展的趋势与汉族相当接近;少数民族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表现出较强的区域差异、城乡差异和民族差异。  相似文献   
125.
由于二战时期特殊的历史条件和政治军事原因,俄罗斯的青壮年男性死亡率很高,从此开了该国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调的先河;时至今日,俄罗斯的经济发展缓慢,加之地理环境、生育观念和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更使得人口性别比失调现象日益严重。性别比偏低导致婚姻家庭领域的不健康趋势上升,女性的权益和地位受到严重损害,单身老年妇女处境尤为艰难,非婚生儿童和青少年的抚养、教育等问题也日趋严重,从而直接酿成了俄罗斯难以摆脱的人口危机。不从根本上解决性别比失调问题,俄罗斯就难以摆脱棘手的人口危机。  相似文献   
126.
区委、区政府今年首先充实强化了全区“关爱女孩行动”协调委员会,增设了“关爱女孩行动项目办公室”,并抽调得力干部负责政策衔接和上下联系,切实把关爱女孩、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列为计生工作重中之重,齐抓共管。区委、区政府要求区级各部门2006年为全区女儿户办好办实8件事:(1)在广播电视台开办“男女平等,女孩优先”宣传栏目,为女孩健康成长开辟了一个文化服务窗口;(2)在全区广泛开展一次“生育讲文明”签名活动,大力营造生男生女顺其自然的社会环境;(3)以乡镇为单位开展一次关爱女孩知识竞赛;(4)在独女户和双女户全面落实优先优惠政策,帮助她们又快又好地建设文明幸福家园;(5)搭建育龄妇女网上孕育学校,为新婚夫妇和将要生孩子的夫妇免费提供方便快捷的科学孕育知识;(6)全面抓好新型生育文化、生育文明进农家、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活动;(7)建立健全B超、检验“三定点”制度;  相似文献   
127.
对于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学术界从国家立法、计划生育政策、传统生育观念、性别鉴定技术以及农村的生产和养老现状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各自见解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8.
对我国出生性别比失衡人口规模的判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原新 《人口研究》2007,31(6):3-7
中国人口经历了长达1/4世纪的出生性别比偏高的过程,其结果是男女性人口数量的严重失衡。现有统计资料难以准确反映男女失衡的规模,间接估算,1980~2006年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出生队列累计,男性比女性"多出生"3331万人,其中"应该多出生"1846万人,"偏高多出生"1485万人;2006年0~26岁存活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多出3402万人,其中"应该多出"1965万人,"偏高多出"1437万人。  相似文献   
129.
中国婚姻挤压研究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针对建国以来婚姻挤压情况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全面的考察与分析 ,讨论各人口学因素对婚姻市场均衡的影响情况。研究表明 :受 70年代以来生育率下降与 80年代以来出生性别比持续升高的双重挤压 ,使原本就存在的男性婚姻挤压矛盾趋于激化 ,预计在 2 0 1 0年后将经历几十年严重的男性婚姻挤压。因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所存在的巨大差异而引发的婚姻挤压矛盾的地区间转移将不可避免 ,并对社会稳定等构成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130.
一、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切实把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工作纳入年度责任目标考核 省人口计生委先后在六盘水市、贵阳市等地召开全省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工作座谈会、工作会、专题研讨会,专门研究和部署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专项治理工作,选择在天柱、丹寨等10个重点县开展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试点工作,并于2006年确定绥阳县为全国关爱女孩试点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