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7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57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72篇
社会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荀子在讨论为善问题时,对"可而不能"的现象做了探讨。为了论证"途之人可以为禹",荀子提出,途之人对仁义法正有"可以知之质"与"可以能之具"。借助亚里士多德有关潜能(energeia)与现实(dunamis)的区分,可以认为,荀子是说途之人具备知与能的潜能而非现实。在荀子那里,"能"作为一种德行,表示实践或行动中已实现或完成者。在解释"圣人可积而致,然而皆不可积"现象时,荀子又提出"可以而不可使"的说法,即人可以为而不为,是因为不肯为,亦即不愿为。这里已涉及道德行为中的意愿或意志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荀子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无相似。但与后者不同,荀子理解的意志或意愿已不完全是个体主动的自由的选择,而带有某种必然的意味。荀子又认为,人之所以想做好事,是因为性恶,因为事物如果短缺什么,就会自动寻求满足。这个短缺理论让人想到奥古斯丁对恶的解释。站在现代立场,对荀子的短缺论可以提出如下批评:自由意志只是人道德转化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道德转化能否成功依赖于道德行为主体与其社会文化环境的复杂互动,其中亦不乏道德运气的因素。  相似文献   
62.
李幸 《社科纵横》2006,21(7):175-176
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纳撤尼尔.霍桑在他的多部长篇小说中创作出了一系列自然人的形象。本文先分析这些自然人,再探讨作家创作自然人的动因,然后根据这些形象的发展演变的过程,分析霍桑自己的关于自然人的一套看法。  相似文献   
63.
提起霍布斯,多数人会想起专制独裁政体以及人性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战争状态等等。总之,是没有好印象。但为什么还要研究他呢?一是他处的时代与近代后的中国相似;二是他的思想对今日之中国不乏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4.
袁芳 《齐鲁学刊》2006,(5):116-117
为揭示人性恶这一主题,威廉.戈尔丁在《蝇王》中精心营造了一个观察人类本性的理想环境。在这里,人性的善恶借助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的艺术冲突得以充分展现。这里的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不是按照小说中拉尔夫和杰克这两个角色进行的二分法,而是两种精神在同属某个角色基础上的冲突和较量。  相似文献   
65.
黑格尔关于人性恶的伦理思想,在思辨中克服了或善或恶的二律悖反的思维模式,统一于道德主体自由的自在自为的发展之中,其实质是抑恶扬善,是实现人之至善道德目的过程中的方式和手段,是善自身辩证中的否定因素。恶,作为伦理精神,贯穿于黑格尔伦理思想体系的始终,奠定了黑格尔道德哲学体系的基础,并与荀子的性恶论有某些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66.
本文认为荀子首先从赋予礼以新意义,建立新礼学入手,彻底否定了远古以降的神学本体论;其次用天人相分的观点考察人性,把人性之善看成是后天之善,打破了思孟学派的心性进路的道德形上学;最后通过对礼起源的论述、认为礼为天地运行之摹本,建立起自己的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67.
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有其思维与意象的流传轨迹,也会附上时代特定的思想与情感特色,《山海经》中蛇与鱼的诸多意象即是白蛇故事的意象源头,其中蛇的反面意象的记载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且影响了冯梦龙对白娘子和青青的塑造。白蛇由恶到善的最初流变,是封建社会男性对女性的既定思维,也是冯梦龙文学观与李贽思想的融合。  相似文献   
68.
朱倩  卢璐 《日本研究》2011,(1):106-110
“人性恶”是世界文化母题之一,戈尔丁的寓言式经典巨著《蝇王》与芥川龙之介的短篇精品《罗生门》都不约而同揭露了“人性恶”。两位作家由于位于东西方,他们的个人经历,写作背景各不相同,对人性恶的理解也并不相同,但两人都是通过描写人性恶从不同方面来关注人性,关注现实,这是两位作家的写作目的与心声。本文侧重通过解析《蝇王》与《罗生门》的“人性恶”主题进而认识作品对人性,对人的生存状态,对社会环境的反思,从而认识它们的价值和深刻内蕴。  相似文献   
69.
赵楠 《船山学刊》2005,(2):85-88
《战国策》和《韩非子》具有发散思维和逼仄思维的对向特征,但是在较为深入的层面下,两者却都具有自然的人性恶观,并且认为人性可以因循利用,附着其上的是一系列趋同的主张。  相似文献   
70.
“人之所生而有”的欲、知、辨、能等,作为“本始材朴”,既可能意味着人向善的原初禀赋,又可能指示了人趋恶的自然倾向。但若因此断定荀子既非性善论者也非性恶论者,而只能是持一种“中间状态”的性朴论者,却极易招致荀子丧失确定性和稳定性的危险。荀子的逻辑是,人生而具有某些天性,但这些天性究竟是善的还是恶的,却并不能归因于天,而只能是出于人自身的创造。若一个人无力创造,即无法“具”其“朴”“资”,那便是荀子所谓的“性恶”,康德称之为“根本恶”。至于人如何“具”,一方面,“俄而”间的“决”与“断”成为生死关头,另一方面,“长久”的“积”和“渐”又事关重大。前者涉及自由任性问题,后者必重圣王师法。以自由任性为基础,圣王师法也就跟权威专制或浪漫主义的人治遐想等清楚区别开来了,这有利于荀子思想的现代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