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7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6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81.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国经济结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增长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为依据,利用因子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包含多种结构指标的综合性经济结构指标体系,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引起这些结构变化的决定性因素,从而对我国经济结构的发展状态进行综合评价,探索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结构路径,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2.
83.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商品经济是发展生产力的客观需要,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但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广泛发展也会出现某种盲目性,出现一些问题。提出和分析这些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是经济理论研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相似文献   
84.
文章将总供给划分为全总供给、意愿总供给、现实总供给和闲置(过剩)总供给;将总需求划分为全总需求、意愿总需求、现实总需求和闲置(过剩)总需求。论述了各类总供给与各类总需求的相互关系,认为现实总供给恒等于现实总需求,其他类型的总供给与其他类型的总需求则经常不相等。认为应以现实总供给与现实总需求的量,作为判断一国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的标准。各国在任何时期里的总供求都是均衡的,但是,存在着高质量均衡与低质量均衡的区别。具体地讨论了判断一个国家的总供求是否达到高质量均衡的标准。  相似文献   
85.
论中国“入世”的经济结构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美1999年11月15日达成我国“入世”协议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前景已经明朗。国内学者关于“入世”的利弊分析也更加具体,但其着眼点大都局限于短期的产业市场冲击或市场机遇,很少讨论“入世”冲击的中长期动态持续效应,即国际和国内资本投资的产业领域改变所导致的经济结构调整效应。该文通过揭示“入世”冲击的传导机制,对“入世”后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6.
从我国目前的经济现实来看,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紧缩现象,其原因既有货币原因,也有急需求、总供给以及经济结构等方面的原因,而要有效地治理这一病态的经济现象,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包括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总需在调整总供给等。  相似文献   
87.
国有企业本身具有宏观调控的功能。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不力 ,国企的宏观调控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是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稳定的一个主要原因 ,因此 ,要实现我国经济的稳定运行 ,启动我国经济 ,就必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再造我国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