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21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338篇
理论方法论   36篇
综合类   499篇
社会学   27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人在自然界中具有双重地位的思想、人类破坏自然带来的环境问题思想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等主要内容。当前,"低碳"概念的提出与实践将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切实地摆在了人们面前。因此,科学地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态文明的思想,对于贯彻和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2.
西方主流国际关系学界都否认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国际关系理论,其理由很简单,因为无论马克思还是恩格斯都没有撰写系统的国际关系理论著述。这个论点难以经得起马克思恩格斯留下的文献的考验,1853—1857年间,马克思与恩格斯在《纽约先驱论坛报》就克里米亚战争发表了上百篇评论,而这些论述不仅详尽地记录了国际关系发展的历程,也提供了别具一格的国际关系理论视角,因此,这些经典文献为我们建立一种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奠定了坚实的文献基础。  相似文献   
33.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范畴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对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探索,他们的发展思想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核心内容.马克思恩格斯时发展的内涵给予科学的界定:发展是人的发展;发展是有规律的发展;发展是物质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发展是社会有机体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对如何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必须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彻底解放为目标;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必须促进全面协调发展;必须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4.
郑素娟 《兰州学刊》2012,(6):207-209
为了揭露各种歪曲唯物史观做法的意识形态实质,恩格斯在几篇晚年写下的历史唯物主义书信中重申了"归根到底"的哲学抽象。作为唯物史观的建构原则,它使历史唯物主义与经验历史主义分道扬镳,一方面它得以直接指向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的合理批判,另一方面又为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提供了合法性依据。  相似文献   
35.
公平正义现的变迁有其现实基础,随着原始社会解体和人类不平等出现,产生了以人类不平等为基础的古代和中世纪公平正义观.建立在普遍的、发达的商品经济基础之上的平等权利观念,是现代资产阶级公平正义观诞生的标志.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与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共存亡,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正义现使公平正义主题发生了转换,由要求抽象平等转向每一个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并将此建立在客观历史进程基础之上,由此实现了伟大变革.  相似文献   
36.
恩格斯批判过自然哲学,而他所倡导的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实际上也是一种自然哲学、对于恩格斯的这种看来有些矛盾的自然哲学观,我国哲学界一直存在严重的理论误解、要弄清楚恩格斯的这种看来有些矛盾的自然哲学观,就必须正确理解恩格斯怎样批判旧的自然哲学;怎样改造旧的自然哲学;以及怎样创立新的自然哲学。  相似文献   
37.
马克思恩格斯对正义观念的科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慧敏  王广 《学术研究》2008,3(2):69-75
马克思争思格斯以深逮的历史视角、科学的理论支撑与强烈的现实关切对正义观念进行了科学分析.他们认为,正义是人们对现实分配关系与自身利益关系的道德评判,人们总是倾向于把符合自身利益关系的分配关系说成是正义的;人类社会的正义观念从来都是具体的历史的,充满着剧烈的变化;正义观念嬗变的总根源在于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变迁;在阶级社会里,不同阶级持有不同的甚至根本对立的正义现;无产阶级的正义现不是追运抽象的、动听的正义口号,而是消灭阶级.这几个方面前后衔接,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正义观的基本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38.
一、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进程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经历了从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经历了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构建新世界观理论体系的探索.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的发展总是呈现为一种整体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9.
马克思恩格斯的党内民主建设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共运史上,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创建共产主义政党组织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党内民主建设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应坚持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党内民主建设思想,加强中共党内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40.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体系结构问题,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或自然辩证法与社会辩证法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上世纪早期甚至更早贯穿至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史上一场旷日持久的公案。其中穿插着关于实践观点与人本主义的问题,涉及对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化与实践本体化。这些问题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性质和命运。对中西方有关的几次论战加以学术史的梳理,可以为当前的人类中心主义以及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之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