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21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338篇
理论方法论   36篇
综合类   498篇
社会学   27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处于失语状态,源于批评理论的创新能力不足与实践品格的被弱化。应在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批评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作严格区分的基础上,回到两个文本,即马克思、恩格斯的批评文本自身与文学作品本身,强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品格。  相似文献   
72.
《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纲领《其产党宣言》,马克思与恩格斯取得一致认识,研究了宣言的整个内容和结构,由马克思执笔写成《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相似文献   
73.
卢梭从人性的立场出发,通过不平等论证了平等,提出了自然状态下的平等—社会状态下的不平等—社会契约下的平等的三段式平等理论,在当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时代局限性。恩格斯则从社会本身出发,指出平等观是历史、经济和阶级的产物,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并提出,达到真正平等的唯一方法就是消灭阶级。比较卢梭与恩格斯平等观的异同,有利于提高认识,并运用科学的唯物史观去正确地看待历史观点中积极和消极的方面。  相似文献   
74.
马克思、恩格斯在长达四十年的友谊与合作中,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动人友谊佳话,为世界共产党人树立了光辉的形象,向世人展示了伟大的人格。他们的自我牺牲与合作,谦虚谨慎、胸怀博大,任劳任怨、无私奉献,讨厌名利、反对个人崇拜等精神是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培养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5.
作为举世公认的公元第二个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在青年时期经历过选择、在晚年时期经历过困惑,可鲜为人知的是,马克思在中年时期居然后悔结婚……  相似文献   
76.
公共管理根源于人的劳动生存中必然发生的利益关系的内在需要,起源于氏族社会组织的政治实践活动.马克思恩格斯以公共权力的特质为主线,阐述了公共管理历史嬗变的三个重要阶段:原初的公共管理、政治的公共管理和公民的公共管理.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认识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活动,突破了传统狭隘的公共管理观念,有利于全面准确把握公共管理的特质,为中国公共管理民主化和社会化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77.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的角度考察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发展过程.文章分析了恩格斯早年否定劳动价值论、主张"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而后来肯定劳动价值论的原因;论述了马克思由"接近劳动价值论"到在新的基础上科学地发展劳动价值论的过程;介绍了考茨基受恩格斯之托并在恩格斯的指导之下撰写<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传播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思想的巨大功绩;剖析了伯恩斯坦诋毁劳动价值论、鼓吹边际效用价值论的错误;论述了列宁反对伯恩斯坦及其俄国"学生们"的折中主义价值论、捍卫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伟大斗争.同时,文章对胡义成先生的有关观点进行了评论.  相似文献   
78.
恩格斯提出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这一问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众多学者曾经对这一问题进行过讨论和研究,他们的见解或多或少都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三一”模式,即一个基本问题,三个方面内容,一种实践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79.
提到欧洲历史上的“中世纪”,恩格斯的论断是常常被引用的:“基督教把文明、占代哲学、政治和法律一扫而光”,“科学成为了宗教的婢女”。流行的观点甚至认为在“黑暗的中世纪”其艺术必然也是灰暗晦涩的。  相似文献   
80.
马克思、恩格斯晚年由"暴力革命"转向"和平斗争方式"的主张,除却一般的原因分析外,还有深刻的经济学基础。由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的社会化大生产及其与资本的互动,激化资本和信用制度固有的二重性的矛盾,并引发社会危机,从而完成社会体制的变革。随着传统意义上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变化",单纯的管理"层"知识型"工人阶级成为新的"社会革命"的重要力量。随着股份制公司的发展及其工人自己的合作工厂的建立起来,从而向共产主义这一"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既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的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