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60篇 |
免费 | 79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20篇 |
劳动科学 | 71篇 |
民族学 | 109篇 |
人才学 | 69篇 |
人口学 | 648篇 |
丛书文集 | 560篇 |
理论方法论 | 213篇 |
综合类 | 1204篇 |
社会学 | 419篇 |
统计学 | 3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71篇 |
2022年 | 105篇 |
2021年 | 114篇 |
2020年 | 102篇 |
2019年 | 68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58篇 |
2016年 | 74篇 |
2015年 | 116篇 |
2014年 | 221篇 |
2013年 | 227篇 |
2012年 | 235篇 |
2011年 | 270篇 |
2010年 | 235篇 |
2009年 | 199篇 |
2008年 | 248篇 |
2007年 | 249篇 |
2006年 | 269篇 |
2005年 | 258篇 |
2004年 | 230篇 |
2003年 | 68篇 |
2002年 | 43篇 |
2001年 | 58篇 |
2000年 | 37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82.
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广泛开设,信息道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目前信息道德教育无论理论还是实践都还不成熟。因此,寻找一种理论来更好地开展信息道德教育和完善信息道德规范就成了当务之急。社会行动模式理论,注重培养学生的"环境能力",强调使学生融入到道德的建设、实践中,使其成为一体,而不仅仅是道德的了解者或遵守者。因此是一种很好的信息道德教育指导理论。 相似文献
83.
本文主要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反思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法三年来出现的各种问题,希望通过反思及改进,最大限度地发挥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积极效用,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标。一、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本质及内涵 相似文献
84.
主要以怠速控制阀的结构、原理及检测学习任务为例,阐述了如何在教学中实践以培养关键能力为核心的"行动导向教学法"。 相似文献
85.
加强人才培养的质量性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变革和发展的重点。而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注重实践导向教学法的运用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讨论了实践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及影响。 相似文献
86.
本文针对中职课堂教学现状,提出以"行动导向"教学组织课堂,通过师生会议、学生自由讨论等形式,开展"师生互动、手脑并用、团队学习",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锻炼社会能力。 相似文献
87.
本文根据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对课程进行了改革。即打破传统的“先学后做”的教学模式,采用“边做边学”的行动导向教学法,融“教、学、做”为一体,做到以模块为导向实施一体化教学。该方法经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已经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8.
为提高小组课堂展示的效果,进行了包含元认知策略培训、提供英语语篇框架、向学生示范如何搜集整合资料以及基础语音和展示技巧培训的教师行动研究。问卷调查、录音访谈和学生反思日志表明,该行动能有效地提高课堂展示效果。 相似文献
89.
冯英华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4):111-114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悲剧作品的典范之作,其悲剧性精神在本质上是人的悲剧,具有普遍的价值与意义,深入传达出曹雪芹悲天悯人的现实情怀。因此《红楼梦》中的悲剧性精神还具有形而上的超越性与探索性。《红楼梦》文本全面而客观地展示出在以伦理道德统治为主导的封建社会里,个人或群体都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导致了社会悲剧、爱情悲剧、家庭悲剧和人生悲剧的产生、交织与纠缠。《红楼梦》悲剧性精神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曹雪芹的悲剧性人生经历与小说中主要人物及次要人物悲剧命运的异质同构,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隐性影响,还有时代、社会、历史、民族审美心理等重要元素的建构,这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生发共同建构起《红楼梦》文本悲剧精神的高楼大厦。《红楼梦》的悲剧性精神形成了《红楼梦》崇高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90.
当前,环境状况越来越得到重视,而青年参与对环保意义重大。对3 483名青年的调查发现,青年群体环保行动参与意愿偏低。学生参与环保行动意愿好于青年白领与青年农民工;郑州青年参与环保行动意愿好于北京青年与上海青年。性别、主观社会经济地位等社会人口特征因素对青年参与环保行动意愿具有重要影响。环境责任感、环境关注、政治兴趣、社会认知水平、政府工作满意度、有过不公经历等社会心理因素对青年参与环保行动意愿具有重要影响。此外,网络渠道对青年参与环保行动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