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4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23篇
管理学   77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37篇
人才学   34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689篇
理论方法论   144篇
综合类   2040篇
社会学   218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242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尤金·奥尼尔是美国第一位把戏剧看作是一种严肃文学的剧作家。他在《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以犀利的文笔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被金钱所异化的现象,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使得人们互不理解、互不信任、甚至互相仇视。奥尼尔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琐碎、杂乱的日常生活中找到了新的题材,使美国现代戏剧散发出古希腊悲剧的光彩。  相似文献   
13.
熊元义 《云梦学刊》2006,27(2):93-99
唐君毅的中国悲剧观经过早期和后期两个阶段,早期认为中国缺乏悲剧,后期认为中国悲剧是不同于西方悲剧的独特悲剧,是一种悲剧而又超悲剧。中国最高的悲剧意识及超悲剧意识,这种超悲剧意识可以称为中国文学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4.
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女主人公苔丝,是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最终却成了一名杀人凶手而 被处以极刑。造成悲剧发生原因,除了社会的原因外,个人本身也应承担一定责任。本文从人物性格上的缺点和意 志上的脆弱方面探讨了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5.
在<骆驼祥子>中,虎妞是作为一个相貌丑陋、品行不端、对祥子悲剧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人物出现的.本文从人性和伦理的角度分析,认为虎妞在祥子的悲剧中不应负有过多的责任,事实上她也是一个受害者.而且她还有一些属于她自己的品质精明强干,谙于算计,泼辣直率.  相似文献   
16.
《寒夜》是巴金先生写小人物作品的集大成者 ,标志着作家现实主义风格的深化。汪文宣的悲剧是社会和人生的双重悲剧  相似文献   
17.
鲁迅的文学是适合现代中国人文化需要的文学,他打破传统的手法和思想,以现代人的思想写出了具有现代性的文学。文章从三方面来论述鲁迅文学的现代性激越而深沉的审美特征;最浓厚而又最具现代色调的悲剧意识;象征印象主义和现实主义相融合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8.
叔本华的悲剧价值观及其现代性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叔本华把意志看作悲剧的本体。意志是非理性的、盲目的冲动,意志本体导致了人生必然的痛苦。把人类从苦海中拯救出来,叔本华指明了两条拯救途径。一条是艺术拯救途径,另一条是伦理拯救途径。艺术拯救只是暂时性的,伦理拯救才具有永久功效。悲剧兼具了这两种拯救功效。叔本华指出了悲剧拯救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但由他的意志本体论导出了他的悲剧因果悖论,同时悲剧关注的是人生的痛苦,艺术拯救萌芽出了现代审美本体观,以上这些使得叔本华的悲剧拯救具有了现代意味。  相似文献   
19.
对“自由”的误解与周作人的人生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玉 《社会科学研究》2002,11(5):149-153
周作人的思想本质上是自由至上主义。他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社会现实对个人自由的限制 ,对自由与正义的关系相应地存在着深刻的误解 ,这是周作人附敌从而造成人生悲剧的非常具体的原因。以极端自由主义思想为前提 ,对“节”的批判和对作为“节”的重要内涵的“爱国”的否定 ,是周作人附敌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20.
鲁迅和张爱玲分别是主流文学和非主流文学的代表,他们之间存在着某些共同之处。二者在现代文学史上都被无情地扭曲了,一个是“红色经典”,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被误读的大师;一个是个人主义的“靡靡之音”,长期被排斥在文学史之外。二者对人性的弱点都有深刻的了解和体会,在探讨现代人的生存处境时表现出深刻的悲剧精神。此外他们的创作都显示出相当成熟的象征印象主义与写实主义相调和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