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0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23篇
管理学   77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37篇
人才学   34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688篇
理论方法论   144篇
综合类   2037篇
社会学   218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242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对安娜爱情悲剧的解读见仁见智。安娜追求真诚的爱情和上流社会虚伪道德之间的猛烈冲突,自身的幸福观和传统道德感之间的激烈碰撞,理想的爱情和现实引力之间的殊死搏杀,是造成安娜爱情悲剧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992.
萧红笔下的悲剧意蕴体现为生命价值的缺席与群体愚昧;张爱玲的悲观来自其深刻领悟个体生命的微末和悲怆及荒凉的“末世感”。她们以各自的角度从生活的表层切入千百年来女性的精神创面。萧红与张爱玲都以悲剧来观照人生,在悲剧风格上既有共同点,也各具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993.
994.
张爱玲的《传奇》以参差对照的笔法写乱世中的俗人,两性关系是作家观照人生的基本角度,包含着作家对人性弱点的敏感透视和深邃洞察。从心理表象、两性环境、背景根源三个角度由表及里,探讨张爱玲最重要的中短篇小说集《传奇》中市民的人性悲剧及成因,揭示出张爱玲作品关注人性,从世俗与虚无的观照中透出悲剧性的哲学意识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995.
《琼州学院学报》2015,(4):42-45
历史上有很多关于悲剧的理论,与之相比,对于悲剧美感来源的探讨是不足的。先贤时彦间有论述,但大多语焉不详。厘清西方悲剧学说中关于悲剧美感根源的论述,从悲剧艺术本身以及基于"生命一次性"的思考两个方面来探讨悲剧美感的来源问题,能够使我们理性认识悲剧美感来源,反省当代悲剧意识和悲剧精神的缺失,并唤起我们对悲剧美感培养和悲剧教育的重视。  相似文献   
996.
互文性理论认为文本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任何文本都不可能完全脱离其他文本。作为举世公认的侦探推理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著作量颇丰,作品总印量仅次于《圣经》与莎士比亚的经典。《死的怀念》中,阿加莎成功地借用了读者对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文本的阅读经验,通过与莎士比亚悲剧文本的互涉构建了读者的阅读期待,增加了读者的阅读乐趣,提高了侦探小说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997.
阮籍是曹魏末年时期最为著名诗人之一,曹魏末年是中国历史上极其特殊的时期,在生存与死亡,痛苦的生活夹缝中,在高风亮节和性命不保的尖锐冲突中,阮籍的茫然,无措,痛苦和忧虑,都使他在生活和仕途上举步维艰。具体的说,阮籍的痛苦有人生选择的痛苦,良心谴责的痛苦和自我拯救的痛苦。阮籍的痛苦是多重的,而正是这种痛苦,屈辱,造就了他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巅峰。我们从他的作品中也能看到这位黑暗里挣扎着前进的独行者内心的悲剧之美。  相似文献   
998.
《花园茶会》是曼斯菲尔德后期短篇小说中的经典,她把人生中的"乐与悲、美与丑、生与死的双重哲学"都融入了这篇小说,用各种现代主义的技巧把这些主题以画面组合的形式体现出来。通过对社会矛盾和生活事件的具体化,曼斯菲尔德分析了主人公萝拉走出温室花园不得不面对现实生活的精神历程。  相似文献   
999.
艺术家追求个性解放无可厚非,但过于追求现实社会中根本就不可能存在的自由和权力必然会以失败而终。王尔德所追求的近似于自由主义的个性解放在现实社会中肯定是要碰壁的;而对现实社会过于理想化,不能以积极客观的态度去对待社会和生活,最终导致其人生以悲剧收场。  相似文献   
1000.
中西方对于悲剧悲剧精神的探讨由来已久,并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悲剧审美体系。西方悲剧精神在于用行动来抗争,表现出较强的个体自主意识;中国的悲剧大多个体自主意识较弱,其显著的特色为含蓄蕴藉,顺从忍耐。中西悲剧的重大差异显示出不同的民族特点和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