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78篇
社会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如果问他们过得怎么样,他们会以相当令人信服的方式告诉你,他们过得有多么的糟:如果问到计划进行得怎么样,他们能够而且会以惊人的想像力发现可能广泛存在的问题和危险。  相似文献   
32.
在杰里米·里夫金和特德·霍华德合著《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一书中,他们将熵增定律同许多领域中的自然观相联系,认为必须将熵增这一物理原理视为新的世界观,去考察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个领域,并且得出一个十分悲观的结论:我们的地球必会走向"热寂"和"物质混乱"状态。但是,用熵定律不能概括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时,那种夸大熵增定律的适用范围,认为它不但适用于地球,而且也适用于整个宇宙的观点是悲观且片面的。  相似文献   
33.
已有的研究论著在论及王国维悲观主义人生观及其悲剧观念时,忽视了他的矛盾文化心态对其悲观主义人生观所产生的影响,而这正是揭开王国维自杀原因的关键。王国维的矛盾文化心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传统思想观念与资产阶级启蒙思想观念的矛盾;对西学本身所具有的矛盾态度;对社会现实政治的认识上的矛盾心理。它们都对王国维悲观主义人生观的形成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霍克海默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领袖和重要理论家,他受到了叔本华哲学的深刻影响.与叔本华相同,霍克海默的批判理论始终关注社会和人生问题.叔本华的这个世界是一切可能世界的最坏世界的观点,也成为了霍克海默批判理论的发轫地.霍克海默一生的不同时期或隐或显都伴有叔本华的影子,其主要表现就是他的批判理论存在着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情调.  相似文献   
35.
本文以著名作家哈代笔下的苔丝短暂一生的悲惨遭遇为线索,颂扬了苔丝非同寻常的性格魅力,展现了苔丝纯洁、善良的美德和坚韧不拔、受苦受难的毅力。同时揭露了当时资产阶级的虚伪和社会的冷酷无情  相似文献   
36.
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太阳照样升起》是一部伟大的作品,这部作品当中充满了悲观和虚无色彩。通过对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以及萨特等的存在主义的追溯,可以从哲学层面上加深对《太阳照样升起》的认识。同时,这部作品亦折射出悲观和虚无乃是"迷惘的一代"思想当中的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37.
技术理性批判与人类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8.
陈海燕 《理论界》2008,(8):124-126
《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也是备受世人瞩目的一部小说,它透露着浓厚的悲观主义思想。作为现实主义作家,哈代看出了人的命运与环境之间的悲剧冲突。他认为,宇宙存在着一种超自然的“内在意志力”。它无所不在,控制着宇宙间的一切,冥冥之中这只无形之手在拨弄和操纵着人类的命运,是人类一切灾祸的根源,连雄伟的大自然对人也是冷酷无情的。在支配着人的生活的强大命运面前,人是软弱无力的。然而。他这种悲观主义是积极的,他通过揭露现实的丑陋,让世人认清并正视这一现状,从而改善社会是有希望的。这部伟作深刻反映了哈代的人生观,他这种悲观主义思想达到了空前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39.
启蒙辩证法对现代性的反思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蒙辩证法作为对现代性的总体性反思,仍然没有超出现代性的发生场域——商品拜物教。主体性形而上学与传统异化逻辑的二元对立正是启蒙辩证法的精神实质,也是现代性的异化逻辑的表现。启蒙辩证法未必具备自身标榜的总体认知能力,也未必具备对现代性的总体性批判潜力。它仍然没有摆脱现代性的初始矛盾——抽象和具体的矛盾,单纯理性的反思最终必然导向理论的乌托邦形式。  相似文献   
40.
"悲观主义"范畴可以提供理解章太炎思想的新思路。严复的"天演论"使用"体用"框架来整合现代"进步"观念,遗留了意志论与决定论、特殊性与普遍性等诸多问题。悲观主义在这一理论背景下展开。捍卫自由意志与特殊性是悲观主义者的基本立场,这种拯救主体性的企图使他们在本质上局限于现代性的论域之内。在强调意志本体的同时,悲观主义者又试图接受实证主义的规范,从而导致了一种以虚静本体和非理性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本体论断裂意识。在这一架构之上,章太炎的悲观主义提供了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最为深刻和激烈的现代性批判,但它未能成就一套新的、具有建设性的现代性学说,而是在矛盾和妥协的两难中走向终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