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78篇
社会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通过对悲观主义理论误区的分析,揭示了人生受制于一定的社会价值评估体系的真实状态,指出科学技术和生产能力的发展与人的自由、解放并不存在直接关联,试图说明人的自由、解放的根本途径是了解社会价值评估体系的作用和力量,并使之多样化、民主化和去中心化。  相似文献   
72.
郁振华教授这本既博学又犀利的著作研究 ,分析了 2 0世纪 2 0年代以来中国哲学的主流取向 ;让我们了解当时中国的哲学家同意“形上的智慧”是可能的 ;然后 ,比较他们对于如何取得此智慧的不同观念。这样 ,显示郁氏挑战以西方认识论大革命为核心的西方哲学思潮。西方认识论大革命环绕着逻辑实证论、伦理的怀疑主义 ,并反驳形上学。然而 ,郁教授忽略了两个议题 :界定何谓形上的智慧 ;探究如何评估中西哲学之间的辩论。  相似文献   
73.
本文主要是对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观点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以热力学定律为出发点,重新思考我们人类的前途.  相似文献   
74.
为了深刻探讨哈代创作的悲剧意识,采用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分析了《裘德》中人物的悲剧命运、情节安排上体现的唯意志论以及悲观的自然意象的悲剧内涵,揭示了作家对残酷社会制度的无奈,希望该研究能够加深对哈代作品内涵的理解。  相似文献   
75.
托马斯·哈代不仅是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而且是英国20世纪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歌在英国诗坛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哈代以诗歌的形式,描绘了在资本主义关系侵蚀下英国最后的宗法制社会的结束和农民阶级的毁灭。所以哈代的大部分诗歌,也就因其这种选材和主题而产生了一种被批评家称之为"悲观主义"的感伤情调,悲观意识就像一条忧郁的黑线贯穿于他的爱情、自然、战争、死亡四大诗歌主题之中。  相似文献   
76.
智珠     
乐观主义者知道如果生病抽屉里有药;悲观主义者则知道每一种药的副作用。钱海燕/文本世纪最大的灾难不是彗星撞击地球,而是工作入侵生活。  相似文献   
77.
Judith A.ROSS 《经理人》2006,(11):80-80,82,84
经理们都觉得改变下属的思维和行动是一个长期的、耗时的过程。他们也认为人们的特定思维习惯根深蒂固,很难更改。管理者能否真正地帮助一位悲观主义者看到哪怕是一线希望?他能否让一个自闭的人变得更加自信?根据来自内布拉斯加大学盖洛普领导力研究所(GLI)的研究,这些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些专家认为,做到这些并  相似文献   
78.
马莉 《南都学坛》2002,22(1):111-112
叔本华作为康德与黑格尔德国古典主义哲学体系之后另一思想体系的创立者 ,从意志到欲望、从欲望到幻灭、从幻灭到痛苦和虚无 ,构成其悲观主义哲学论点的主线 ,对后世哲学流派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9.
川端康成的悲观主义最大的特点是否定了存在的意义,追求一种灭亡的美.其产生的原因包括主观、客观、历史和现实的因素.在<雪国>中,运用了人物"映射"和意识流的手法来体现.川端的悲观主义无疑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但在其创作中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由此而散发出的艺术魅力对日本文学、世界文学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意义.  相似文献   
80.
叔本华悲观主义理论的形成,既受他所生活的时代的影响;也是他自己个人独特的人生经历和他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盛行的功利主义的认识和感悟的结果;当然,康德思想和印度佛教两者是其理论的主要哲学来源。这几个方面促成了其理论的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