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78篇
社会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一旦文化禁闭主导了决策行为,企业的命运就进入了死胡同。企业如何使自身更加适应市场?一个通用的办法就是,在不丧失对现有运营进行有效控制的同时,将创造性破坏提高到与市场相同的水平。这不失为一个好点子,可是执行起来却很困难。许多欧美企业的管理人员告诉我们,虽然他们很满意自己的经营能力,但对执行变革的能力深感不安。“一流的改革者会怎么做?”有些人会提出这样的问  相似文献   
82.
尼采人生哲学价值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采人生哲学的起点是重估一切价值。本文从这一起点出发,分析了尼采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以及他的人生哲学的理想目标———“超人”所包含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83.
悠扬 《家庭科技》2010,(3):36-37
乐观主义者将生活中一切行为都放存一个正面的框架中,总期望有一个完满的结果;悲观主义者则总给生活蒙L一层暗淡的色彩,特别是对于未来发生的事情,总不抱任何好的期望。  相似文献   
84.
有个朋友前不久刚买了新房,想着有房后的种种好处,她特别高兴。可她爱人却觉得从此背上了沉重的负担,连带着工作中稍有不顺,就开始焦虑、抱怨。于是朋友问我,你相不相信有天生的悲观主义者,任何事情都会习惯性地想最坏的一面,想压力?  相似文献   
85.
张娅 《决策探索》2011,(3):41-43
三大优惠政策终止,北京“限车令”带来示范,以及中国汽车产能过剩的隐忧,这些不确定因素是否会导致中国汽车产业原行格局的变化?值此2011年中国车市开局之时,记者遍访多家汽车机构,管窥他们眼中的2011。预言船会沉没的人并不是真正的悲观主义者,而相信这个预言的人才是真正的悲观主义者。  相似文献   
86.
海德格尔在反对传统“形而上学”中,通过阐述人与一般存在物的差异,提出了人的生存本体论,并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建构以论述人的意义、人的生存情态、人的生存过程为基本内容的人生哲学。海德格尔的人生哲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西方中人的困境。本文通过揭示海德格尔人生哲学的性质、特点、作用等问题,再次强调全面认识现代西方哲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7.
现代美国文学中的孤独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反映现代美国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的现代美国文学中 ,有许多这样的人物形象 :他们或是由于不适应或接受不了现代文明社会的虚伪的一面 ,或是因为所处环境的保守、愚昧 ,难以与他人或社会沟通 ,在精神上成了孤岛 ,显得特别孤独、寂寞乃至空虚。从小镇到大城市 ,从普通百姓到高级知识分子 ,他们构成了一组独特的孤独者群像 ,使现代美国文学浸透着悲观主义气息。  相似文献   
88.
为了深刻探讨哈代创作的悲剧意识,采用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分析了《裘德》中人物的悲剧命运、情节安排上体现的唯意志论以及悲观的自然意象的悲剧内涵,揭示了作家对残酷社会制度的无奈,希望该研究能够加深对哈代作品内涵的理解。  相似文献   
89.
德莱塞的小说里渗透着一股沉重的悲观主义情绪.本文从分析作品入手,指出他的悲观主义主要表现在第一,宣称生活没有价值、意义和目的;第二,流露出浓厚的宿命论思想;第三,大量描写悲剧的爱情.德莱塞的这种悲观主义与自身经历、悲观的哲学思想以及特有的"美国梦"的破灭相关.  相似文献   
90.
岳崇国 《创新》2010,4(1):116-119
叔本华和尼采同为19世纪著名的意志主义者,他们的哲学思想存在着明显的时代烙印。他们同是对生活持悲观的态度,但他们在摆脱痛苦的途径上却不同,叔本华采取的是否定生命,而尼采则是对生命的肯定,这样就出现了生存意志和强力意志、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