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1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480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52篇
人才学   38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741篇
理论方法论   247篇
综合类   3312篇
社会学   211篇
统计学   6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22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325篇
  2011年   377篇
  2010年   385篇
  2009年   360篇
  2008年   342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212篇
  2005年   246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270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215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尔雅》除了在训诂学、音韵学、词源学、方言学、古文字学方面的重要影响外,作为最早的百科全书其研究价值是多方面的。《尔雅·释草》的命名理据研究及其背后折射出的先秦文化,有利于探求先秦时代古人对草木植物的认知特点,确立名实间的关系及先人的原始思维特征,揭示上古时代的生产生活面貌。  相似文献   
103.
赣语都昌方言中,"是"字句主要存在着三种形式类型,分别为"x是y""是y""x是y个"。日常交际中,"是"字句能够表达出诸如判断、强调、反驳、厌恶等语气情态。除表判断的"是"字句之外,其他"是"字句通常表现出说话者"驳斥"的感情色彩。"是"字句体现出的语气情态,从说话者方面讲,是主观性程度加深的结果,同时,也离不开"是"字的逐渐主观化。  相似文献   
104.
以英国学术英语口语语料库(BASE)中关于lecture和seminar两个主题和情景的话语为语料,建立相对应的汉语语料库,基于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中的情态理论,从情态量值的角度对比英汉学术口语语体中的情态分布特征.研究发现:(1)情态在英汉学术口语中的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2)英汉两种语言都倾向于使用情态的肯定形式,较少用否定形式;(3)英语学术口语更倾向使用低、中量值的情态词,而汉语学术口语则多使用低、高量值的情态词;(4)英语学术口语的高频情态词分布不均衡,较多地使用了低量值情态词can,而汉语的高频情态词分布相对集中,没有表现出过多使用某个情态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5.
执行力对于企业发展来说非常用要,而员工个人的执行力直接影响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完成情况.所以,要保持企业持续发展,就要求职工发挥执行力和创造力,为实现企业辉煌而不断努力.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6.
任意性的记号不可能带来成功的交际,记号与指涉对象之间必须存在解释项,而解释项来源于对于指涉对象的认知.交际主体任何一方对指涉对象的表征都接受主体间性的限制,它们分别是在场的引得性和离场的像似性,这二者构成交际中符号接地的基础,是语言的理据,任意性只是理据的衍生物.  相似文献   
107.
城市历史遗产作为城市特定时代历史与精神文化的载体,在对其进行展示与诠释的过程中必然面临与人的互动关系。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探索对作为城市符号实体的历史遗产的诠释过程与解读过程的差异,在认知主体对城市历史遗产符号的"再创造"的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将符号学的"共识性"与"模糊性"引入城市历史遗产展示与诠释的研究中。并以重庆渝中区城市历史遗产展示研究为例,探索该理念在城市历史遗产诠释研究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8.
国家形象的塑造,是对人们认识和评价一个国家及其民众的正面预设的塑造.作为国家政治代表的政府理念、行为以及各种机构团体、社会民众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国家的历史、文化、自然和社会环境等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重视以文化传播的方式对外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特别是以英文版《中国文学》为媒介对外翻译介绍中国文学精品,传播中国文化,以展示崭新的国家形象.文章着重分析建国十七年《中国文学》(英文版)对革命历史题材文学作品的选取,以及所展示之形象与时代精神,从而展示建国十七年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  相似文献   
109.
"没有晚清,何来五四"对晚清文学知识考古式重返,把现代文学起点推到晚清,拓宽了现代文学疆界,并从对现代起源的关注转向如何想象并谈论中国"现代"的方式,引发了现当代文学研究范式的转换。论断对晚清现代性想象的释放,引发十七年文学"反现代的现代性"的探讨,使其在"革命中国"的阐释中具有了知识范畴的独立性和类似"乌托邦"的价值品格。而寻找中国现代性的努力暗合了中国作为大国经济崛起的"现实",这种承认的政治让现代性变成政治正确的概念而空洞化,重新落入西方思维模式中。对论断的反思是研究者超越时代限定并使现当代文学学科与研究者获得独立品格,走向成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0.
频率学派和贝叶斯学派作为统计推理中的两个最重要的方法,对于这两种对立的研究方式的站队选择显然影响着研究者的研究活动。占有霸主地位的频率学派尽管是后来者,显然占有着优势的地位,而今年以来贝叶斯方法的复苏,重新向频率派发起挑战。文章从概率的产生作为开始,简单地介绍了统计的发展历程,并分别对这两种方法选择的实用、重要的可操作标准给予分析,认为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对两种方法的选择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