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2篇
社会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据《重庆晚报》报道:一独居男子死于家中多日,竟然无人知晓。针对这一情况,沙坪坝区劳动路社区出台邻居“问责制”。该制度规定,凡发现邻居家门三日未开、原本热闹的邻居家突然没有动静以及发现有陌生人进入等异常情况时,邻居有责任向社区居委会、派出所户籍民警、夜巡队员报告,否则视为“不作为”,将被取消年底评选优秀社员的资格。情节严重者,还可能在社区黑板报上“通报批评”。  相似文献   
12.
新政新知     
《社区》2013,(21):6-7
民政部:养老机构虐待老人等最高或可罚3万 由民政部起草的《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养老机构有歧视、侮辱、虐待或遗弃老年人以及其他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情节严重者处以3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3.
虽然2009年两高院的相关司法解释和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对生产、销售假劣药罪作出了及时的补充规定和修正,但是现行刑事法律对生产、销售假劣药刑事责任的认定依然存在问题。假药和劣药的竞合应适用"重法优于轻法"原则;生产、销售假药犯罪的法定加重情节认定宜建立"经验法则、生活常识、直观判断"原则指导下的事后审查机制;生产、销售假药的罚金刑不宜采取无限额罚金制,生产、销售劣药犯罪罚金中的"销售金额"应作广义理解。  相似文献   
14.
2009年11月19日——"世界防止虐待儿童日",一个为提醒大家善待、呵护孩子而设定的日子。然而,与人们善良的愿望相反,这两个月来,我们不时听到一些骇人听闻的虐童案,令人发指的是,下毒手的皆为孩子的亲生父母在愤怒和心痛之余,我们必须正视"虐童"现象的存在,并努力避免孩子遭受伤害。  相似文献   
15.
杨涛 《领导文萃》2009,(17):30-30
根据《刑法》第246条,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情节严重的行为——诽谤对象是自然人,并不包括任何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换句话,就是政府无论受到公民怎样的批评,哪怕是不当和失实的批评,都不能指控公民涉嫌“诽谤罪”,更别提对公民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17.
1997年刑法修订时并未明确规定非法经营罪"情节严重"的具体认定标准,随后司法解释对该罪中的"情节严重"设定了一系列标准。由于"情节严重"在四要件下犯罪论体系地位不明确,司法解释采用了混合认定模式致使其认定标准设计不合理。这导致实践中预防刑要素和责任刑要素功能异化、责任刑要素与预防刑要素混同化、司法实践认定标准机械化、罪的界限模糊化等问题。"情节严重"不仅是犯罪构成要件,而且是违法构成要件要素。基于此地位,在对"情节严重"认定标准进行重构时应将主观要素、预防刑要素、恶劣社会影响要素剔除,同时增加商品流通与否、市场失序的原因、对象受害程度、行为性质边界等要素。  相似文献   
18.
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无正当理由不受理工伤认定申请,或者弄虚作假将不符合工伤条件的人员认定为工伤职工的;(二)未妥善保管申  相似文献   
19.
声音     
读者王家年:百善孝为先。在今天,不孝敬父母主要是道德问题,即使情节严重,也只能构成虐待罪或遗弃罪,最多判有期徒刑,不至于搭上性命。而在古代社会,正如《孝经》中所说的,“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不孝是十恶不赦的重罪。  相似文献   
20.
从我国刑法规定的情节犯立法形式上看,情节犯在立法上存在若干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完善第一,规范法律用语,保持法律条文的统一性;第二,在刑法附则中对"情节严重"等概念加以解释;第三,加强立法解释,限制司法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