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6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47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74篇
社会学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01.
布迪厄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的个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所提出的“惯习”“场域”“文化资本”“符号暴力”等实践观念在或多或少、或显或隐、或正或反地翻转西方传统哲学的同时,也践习着西方实践哲学内容大于形式的优良传统,并且成为当代社会实践理论的重要代表.布迪厄实践观念的发展总趋向则是真理的不断具体化过程——无限逼近真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2.
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我们研究中国古典文人园林背后的社会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文人园林在遵循权力场域的运作逻辑的同时有其自身相对独立性,它是以文人群体为核心建构起来的权力网络;文人园林作为场域是以文化资本的争夺为中心的;文人园林内的行动者形成一定的审美惯习,但是这一惯习背后隐含着重要的社会区分功能。  相似文献   
103.
布迪厄的实践理论针对的主要是对社会学中的理论理性。在对社会行为的解释中存在着社会物理学和社会现象学的两种对立,二者的共同之处都是在对社会行为的理论解释中存在着唯智主义的偏见,从而扭曲了社会实践的本来面目。在布迪厄的实践理论中,模糊性是这一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正是对各种理论理性的一种超越,并且还原了实践的本来面目。本文尝试着从实践理论的构成要素以及实践的运作逻辑———实践感,这两个方面来对实践理论中的模糊性特点来加以分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实践理论的独特之处和较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04.
农民合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对农民的利益和社会稳定都有重要意义。学术界对于中国“农民必须合作才有出路”基本达成共识,但对于农民合作是否现实可能却存在“善分”和“善合”的争论。根据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农民合作是实践活动,存在时空性、紧迫性和特有的运作逻辑。分化的农民在不同合作场域中的关系系统、相对位置和资本具有差异,加上对农民合作惯习的认识、判断、体会、策略不一,农民合作在实践的不同层面、领域和环节就表现出多元化特征。实践理论可以给农民合作的相关政策一定理论支撑,确立农民合作相对的独立性,提升农民合作制度的地位。因此,要区别对待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去发挥农民的自主性,在实践中去寻找农民合作的生机。  相似文献   
105.
李金和 《东方论坛》2011,(2):44-47,63
物质文明取得丰硕成果后,和谐人格的培育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日常生活的生存实践逻辑表征为场域、资本、惯习三个因素的综合作用。社会主义和谐人格的培育,即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日常生活实践场域出发,基于作为惯习的中国文化—心理结构,充分发挥现代化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化的世界文明成果的文化资本作用力,促进和谐人格的生成及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6.
以教师发展为中心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在执行中出现了"内卷化"问题.通过对T乡镇中学教师职称评定过程的考察,从话语制度主义理论逻辑出发,以学校行动者为切入点透视出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内卷化的机理.研究发现,学校行动者基于其感知的合法性压力,采取目标替代的行动策略,把"重师德、重业绩、重能力"的评审要求转变为了对教师的量化考评办法,学校和教师都围绕着量化考评的指标开展工作,从而导致了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的内卷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要发挥更积极的效果,需要优化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制度环境,完善职称评审标准及配套机制建设,增强教师在职称评审中的话语能力.  相似文献   
107.
布迪厄的社会实践观是在继承了马克思实践观的基础上加以改造而创立的,在实践场所(在马克思实践观中称为实践对象)上,布迪厄用场域概念代替了客体;在实践策略(实践逻辑)上,布迪厄用惯习概念代替了实践观念;在实践工具上,布迪厄引用并深化了马克思的资本概念.布迪厄的场域、惯习和资本概念为我们全面深入地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观,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哲学视域.  相似文献   
108.
消费结构是认识和解读中国"三农"问题和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理论视角.在乡村场域(硬约束因素)和乡村惯习(软约束因素)的双重影响下,农民消费结构的转型呈现出一定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09.
作为惯习的潜规则——潜规则盛行的文化心理学分析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潜规则在静态意义上可以界定为未被察觉或不具备正当性的规则,它同时还指不按明文规则或违背公认、应然理念的行为或行为倾向,其后果是造成社会多元规则的并存与名实分离的出现.潜规则的产生是一个普遍现象,但潜规则的盛行却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与民族的文化心理与行动惯习息息相关.传统文化的深层气质塑造了中国人的行动惯习,使得严格依照一元规则行事的方式难以成为社会的常态秩序形态.现代性的深度入侵虽使传统规则迅速失去正当性,但仍无法短时间内改变民族心理结构中的行动惯习.传统惯习与现代规则体系间的互不协调与搓揉震荡,是造成当下社会潜规则盛行的重要文化心理根源.  相似文献   
110.
少数民族学生辍学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要了解其真正原因,必须关注其实践生活。布迪厄的实践理论提供了一个有关结构与人关系的理念框架,有助于阐释社会生活中实践的奥秘。本文以之为理论工具,通过对少数民族学生辍学原因的探讨和分析,以图发现其背后的深层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