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6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47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74篇
社会学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处于全球化纵深演进和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在客观上成为恐怖主义滋生的放大器。与网络冲突、网络间谍和网络犯罪一样,网络恐怖主义成为网络空间安全的威胁来源和风险因素,是国际安全领域最新型、最棘手的难题之一。为此,需要通过国际规范的建构与扩散,降低互联网对极端主义的赋能。基于新自由制度主义关于国际合作的理论,经由“组织、机制和惯习”的路径,即网络空间治理层面的“共同协作”、日常层面的“威慑防范”和惩戒层面的“合力打击”,可以构建网络恐怖主义治理的人类利益与命运的共同体。就现实而言,尽管由于各国的法律框架和安全措施存在差异,网络追查无法准确溯源,在切断传播路径上企业和国家之间存在价值冲突等原因,打击和处罚经常是跨国性质的网络恐怖主义尚存在很多问题与挑战,国际社会已经开始从规则、机制、机构和秩序等维度凝聚共识、联动备战并持续努力,进而通过加强各国的政策和实践协调及威胁信息和最佳实践的共享等,为形成惯习、建立全球性的制度框架提供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92.
延安时期,中共中央创办了一系列党报党刊,其中《解放日报》的研究成果丰富,内容涉及新闻学、历史学和哲学等领域,但现有关于其翻译的考察存在明显不足。从社会学“场域”“惯习”“资本”三个视角考察《解放日报》的翻译选材,发现当时的权力场域、译者的惯习、来自名人名报的象征资本对译者的翻译选材有着重要影响,许多译作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3.
94.
超越社会决定论--布迪厄"文化资本"概念再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化资本"是布迪厄社会学理论体系中极为重要,也最具争议的一个分析概念.笔者认为,文化资本不只是一个能把握文化的"被形塑结构作用"的静态的、具有社会决定论色彩的实体性概念.它同时也是一个能充分理解行动者"形塑结构的作用"、并反映各种变化的动态的运动体.本文正是基于以上这一认识,尝试对作为一个把握行动者个人能动作用的"文化资本"概念作一个较为详尽的社会学考察.  相似文献   
95.
“场域——惯习”理论下的腐败解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而言,在对社会现象的科学研究中,只有进入某个情景去观察其中发生的行动,才能真正了解人们作出该行动的意义(邓金:《解释性交往行动主义》,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1页)。因此,要在特定情景的关系架构中探究某一行为发生的连续关系和意义,运用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进行分析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布迪厄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对实践的解释问题上,明确反对机械论的  相似文献   
96.
惯习与路径:高校学术腐败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科纵横》2015,(11):67-72
关于高校学术腐败的成因与治理,主要集中于个人道德品质、学术队伍利益化、学术腐败的成本低廉、学术评价机制不完善、高校管理体制缺陷等几个方面,少有对学术腐败形成的过程及建构的腐败结构进行研究。通过制度分析的方法,对高校现行的科研项目获得过程、学术成果评价机制的研究表明,高校学术队伍存在"非正式组织"的评价体系,科研课题立项、学术论文发表都形成了自有一套的发生路径,学术腐败在某种程度已成为惯习。如何破除这一惯习的樊篱,让学术回归学术,我们仍然需要在制度建设上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97.
采取人类学方法,对一所以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主要招生对象的北京市公立小学进行田野研究发现,随迁子女的生活中存在家庭与学校两套彼此区隔、无法弥合的惯习,同时当前相关就学政策强化了这种区隔,使得随迁子女在学校文化融合中表现出较为消极的学习态度与学业信心.要促进随迁子女在公立学校中的文化融合,需要秉持多元并存的态度,从学校教育与宏观政策两方面重点着手,为随迁子女跨越“区隔”提供支持与帮助.  相似文献   
98.
幸福观是个体对"幸福"概念的一般理解及由此产生的实践行为取向,其实质是个体在特定社会制度场域中与他者互动生成的认知偏好与惯习。转型时期受集体记忆与现实场域双重作用,返乡青年农民工幸福观的生成为前现实域、想象域、镜像域和后现实域四个不同阶段的场域所型塑与重构。青年农民游走于城乡两个不同社会之间,乡土性与现代性此消彼长、交织存在于返乡青年幸福观的生成场域中。不同场域的复合叠加、乡土性与现代性在各场域的交互作用、自我与他者的内外互动,三者持续的互联耦合,最终促成了返乡青年幸福观的形成与重塑。分析农村返乡青年幸福观的生成机制,有利于我们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中更好地引导其发挥主力作用,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层维度。  相似文献   
99.
从关系的视角来看,民族地区司法实践中司法机关的变通行为的动力原则是司法主体的变通行为惯习,而这种行为惯习又来自于政法体制,即来自于以法律的治理化为原则的权力场域。一方面,政法体制限制了行为主体的行动范围,从而形成一种变通的行为惯习;另一方面,主体的变通行为惯习反过来又建构了这种政法体制。正是这种特有的司法场域运作的逻辑导致了民族地区司法实践中的任意变通现象,要改变这种任意变通的现象使得民族地区司法实践规范化,必须重塑民族地区司法场域的结构和运作逻辑。  相似文献   
100.
李金和 《东方论坛》2011,(2):44-47,63
物质文明取得丰硕成果后,和谐人格的培育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日常生活的生存实践逻辑表征为场域、资本、惯习三个因素的综合作用。社会主义和谐人格的培育,即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日常生活实践场域出发,基于作为惯习的中国文化—心理结构,充分发挥现代化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化的世界文明成果的文化资本作用力,促进和谐人格的生成及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