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2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4篇
人才学   2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13篇
理论方法论   56篇
综合类   1005篇
社会学   8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针对中国现代文人追求诗境这一重要散文创作现象,论述中国现代抒情散文境界的模式与类型,物境、情境、意境,辨析散文与诗歌境界的差异与不同。  相似文献   
22.
张吉琳 《社科纵横》2006,21(1):115-116
言意论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理论,在经历了从先秦到魏晋由哲学思辨的发展逐渐进入到美学和文学理论领域,成为中国古代美学、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同时它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国古代美学和文论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它对意境论的影响更为明显,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力图从对言意论的发展入手来探明这一理论对意境论所产生的影响及作用。  相似文献   
23.
本文讨论了唐代绝句体田园诗的概况,对其内容、风格的变化特点作了考察和分析,将它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并简要说明了唐代田园诗的一般发展规律,指出田园诗的变化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变化发展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4.
散文美有多种。散淡美应是构成散文独特审美品格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为情感浓淡适度、意境清新淡雅、结构自由疏放、语言朴实自然,这亦应是散文美学规范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5.
本论文从中国水墨动画片的出现说起,逐步论述其发展历史,描述精品概况及取得的奖项与成就。侧重于水墨动画代表作的评价,重点分析水墨动画的民族特色特点和艺术意境。最后着眼现在,看一下水墨动画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的现状与发展,寻求水墨动画新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26.
榜书历经千百年发展,后人在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之上,对其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文章分析了历代名家的榜书作品,从书家创作的主体与客体、形式和内容统一以及书法艺术意境与环境结合等方面,得出了榜书艺术在审美上的鲜明特征和认识。在总结前贤对于榜书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探寻榜书的审美特点,深入分析不同的书法生态环境的榜书特点和最终需求,以期有着千年历史的榜书朝着更加科学的道路发展。  相似文献   
27.
作为金代中叶文坛著名的领袖级人物,诗人党怀英接受并继承了陶渊明的人格与诗歌风格。党怀英的诗歌在意境营造、心境表达、审美选择以及语言风格方面都有着陶渊明式的文学特征,具有高情远韵的创作趋向。  相似文献   
28.
如果将中国美学的研究置于一个立体的结构中,那么不仅哲学的、美学的、作品的层面这三者不可或缺、交互证明、失之则偏,而且如下几种理论也需引起我们充分的注意:礼乐论、宇宙论、自然论、才性论、意境论、理气论、心性论、身心论与生命论。本文所要探讨的意境论是这诸多理论中特别  相似文献   
29.
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对李清照《如梦令》的原文及三篇英译文的及物性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揭示古诗词英译中,语法形式和及物性的转换如何再现原诗词的意境,从而对传统诗词的翻译方法进行尝试性拓展。  相似文献   
30.
韩锐 《中国民族博览》2017,(20):173-174
在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摄影技术要求不断提高,摄影已经不是简单记录风景,记录这个时间段发生的事情.人们对于摄影后期处理要求越来越高,在摄影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可以使用很多方法来进行造像,摄影后期技术处理越来越简单成熟.同样,照片中的大部分意境均源于日常生活,而人们手中的相机是留住美的工具,用来记录和营造意境,关于如何更好展现意境,是运用脑与手之间结合,是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摄影经过多年发展与延伸,意境已经深入到摄影艺术当中,两者相互影响.很多学者以及学会举办关于意境摄影研讨会,可见对于摄影者意境对于摄影艺术之间谈论越来越剧烈,这也是本文对于摄影意境之间学术价值研究进行相关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