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8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279篇
劳动科学   36篇
民族学   43篇
人才学   40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838篇
理论方法论   501篇
综合类   1603篇
社会学   291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329篇
  2011年   402篇
  2010年   316篇
  2009年   281篇
  2008年   347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慈善伦理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完善大学生道德人格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而且能够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财富观、人生观以及恰当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境界。同时,慈善伦理教育是促进德育创新的有效途经,通过慈善伦理教育,既能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2.
作为与道德教育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慈善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是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自然延伸,也是现代慈善发展对慈善教育提出的内在要求。慈善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具有三个方面的内涵,即回归真实的、客观存在的生活世界,回归人们生活其中的赋予生活以价值和意义的生活世界,以及使人们建立精神储备和实践养成的未来生活世界。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回归生活世界的慈善教育首先要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来实现,还可以采用“移情”的启发式教育、互动式的参与等方式。面对孩子的慈善文化反哺,家长应该积极回应。把慈善教育纳入家庭教育,需要家长的慈善自觉,需要慈善组织的积极作为,以及全社会关心支持慈善教育的合力。在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中,同辈群体的影响开始凸显。对慈善捐赠的研究发现,同辈群体不但影响人们是否捐赠,而且影响到捐赠额的大小。慈善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就需要合理利用同辈群体对人的影响,通过同辈群体的相互激励促进慈善教育。这种激励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发挥好同辈群体在慈善教育中的激励作用,学校、家长和社会必须对青少年进行正向引导。  相似文献   
53.
正"关爱先心病·我们在行动"大型公益活动,是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中国佛教协会慈善公益委员会、中国佛教慈善网联合发起并实施的贫困家庭病残儿童助医活动。"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就像歌词中唱到的,如果13亿中国人,人人奉献出一点点爱  相似文献   
54.
任云兰 《社会工作》2012,(11):23-25
近代天津是一个瘟疫多发的城市,尤其是在水旱灾害频发的年份。瘟疫流行期间,天津市各慈善团体均致力于疫病的防治、控制和治疗。他们的善举有效地控制了疫情,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尤其是士绅倡导的"防疫"理念为近代公共卫生体制的确立提供了市民基础。  相似文献   
55.
郑亮 《学术探索》2012,(10):55-57
惩戒权的存在是维护高校自治的需求,合理合法行使惩戒权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需要。但我国的现状是高校惩戒权的界限和行使的程序缺乏明确的规定和相应的监督。此外,救济的缺失使得学生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本文提出了从实体规则、司法程序、救济和监督几方面来完善高校惩戒权的一些思路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6.
为了践行儒家的重教和仁爱思想,徽商兴办义学,筑桥修路和救济灾荒,彰显出他们的慈爱精神。从巴比慈善晚宴这一事件中,可以看出当代中国商人的慈善精神的匮乏,这是因为他们缺失了慈善精神的儒家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57.
曲齐 《职业》2014,(4):36-37
2014年1月7日,中国“影视大亨”邵逸夫病逝在家中。噩耗传来,举世缅怀。大学里的“逸夫楼”, TVB里的肥皂剧,怀旧的邵氏电影,他的慈善捐赠,无不泽披万里,让人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58.
我国现存的慈善机构有着很多问题:政府监管力度不足,慈善组织内部监管不力,第三方监管不具有公信力。我国应借鉴国外的经验,形成一套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政府监管,政府鼓励并监督慈善组织的运营,同时,慈善组织引进国外先进监管资源,重视慈善人才培养,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公众在给予慈善组织支持的同时,应对其进行监督,可以督促建立可靠的第三方评估机构,畅通公众参与监督的渠道。  相似文献   
59.
蔡青 《社会福利》2012,(5):45-45
启示之一:良好的运行和监管机制是建立社会工作、慈善工作的基础东华三院在140多年的发展中拥有了一套由上而下的透明运行管理机制,制定有机构的管治守则,  相似文献   
60.
21世纪中国的社会发展最显著的两大特征就是社会组织在公益慈善领域的兴起和社会工作专业的迅速凸显。社会工作和公益慈善虽然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有着同样的渊源,但是在中国却缺乏彼此之间的交流和联系,甚至围绕着专业化和本土化等议题还存在着一定层面的张力。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的分流给两个部门都带来一定的危机。随着《慈善法》的颁布,二者合流势在必行。二者的合流将有助于形成更重要的推动社会治理转型的力量。当下,对于这种合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式的研究是解决分流危局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