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20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9篇
人才学   11篇
丛书文集   332篇
理论方法论   50篇
综合类   803篇
社会学   75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第一次提出了有关中国古典爱情戏曲创作存在两种不同创作范式———单纯型创作范式与复合型创作范式的问题,并对这两种不同的创作范式从戏剧情境、戏剧冲突、戏剧人物关系、戏剧结局、剧本主旨等五个方面,着重进行了以析异为主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92.
陈维昭 《求是学刊》2007,34(6):118-123
本文从宫廷文化的角度讨论自上古至先秦这一时期的"乐"的诸形态与戏曲的关系。"乐"有两大义项:乐舞与娱乐。这两者共同构成一个"乐"的文化生态,戏曲的舞台形态就在这个文化生态中产生它的雏形。  相似文献   
993.
上个世纪30年代,邵茗生在《剧学月刊》发表了大量功底扎实、视角独特的戏曲研究论文,引起学界关注。他的音乐史、舞蹈史系列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当时研究的趋向。邵茗生对戏曲研究的新的路径进行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若干局限,难以给人留下整体的印象和深刻的回味,这也是他较少为戏曲主流研究视野所关注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4.
文章在概述前辈时贤对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关系研究的基础上 ,认为目前对于此论题的研究总体上还处于缺乏系统性、开创性的状态 ,许多问题的论述或语焉不详 ,或简单比附。要突破这种状态 ,就要改变目前只关注二者成熟形态的比较研究 ,注意加强二者关系的发生研究 ,以为二者的关系研究提供早期形态的参照。并且要明确二者关系研究的目的在于开拓小说、戏曲研究的视界 ,为具体的小说研究和戏曲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参照系和观察点 ,从而使此关系研究具有文体学探讨的意义 ,而不是罗列一些异同现象材料 ,作表面化的比较  相似文献   
995.
传统曲艺、戏曲是中国民族声乐的源泉,历经千年,其咬字吐字、行腔润腔、舞台表演有了成熟的艺术规范和要求,歌剧《白毛女》对新中国民族声乐的重新定位于风格形成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96.
郑劭荣 《天府新论》2013,(2):147-152
从书场走向舞台,从即兴说唱到即兴演剧,是戏曲口头剧本生成的主要路径.考察我国剧种发展史,幕表制戏剧的前身往往为说唱伎艺.伶人沿袭说书人的编创手法,以“梗概式”文本为依据,营造剧目,演述剧情.戏词的创作方法亦与说唱同出一辙,运用诗词赋赞这一程式化工具,进行灵活套用、转化,在表演中即兴编词.伶人改编小说的技法亦源自说唱,遵循可演性原则,凸显主要情节和人物,保留并突出小说中的重要科白与诗词韵语.  相似文献   
997.
昭君戏中王昭君与苏武、李陵故事的合流,大致经历了两个历史阶段:(一)明初戏文《和戎记》中对苏武故事“鸿雁传书”情节的移植,可视为二者合流的前奏;(二)清代地方戏对通俗小说《双凤奇缘》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改编,昭示着二者合流的完成。  相似文献   
998.
杨楠  张保旗图 《北京纪事》2013,(11):112-112
2013年9月14、15日,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少儿戏剧场”继续上演精彩演出,《梦迪之声——孟璐、刘歆迪获奖汇报音乐会》成功举办。北戏音乐系的两名同学孟璐、刘歆迪成为此次演出的主角,分别为在场的观众献上了《七月的草原》《哥哥》《相亲相爱一家人》等独唱、合唱作品。  相似文献   
999.
1000.
受外来影响而出现的话剧与历史悠久的戏曲,它们在彼此排斥、鄙薄的表象下,更多的是在碰撞中相互吸收借鉴,在现代历史阶段呈现出话剧民族化与戏曲现代化的发展特征,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造就了中国现代戏剧的繁荣,也为当代戏剧发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