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58篇
  免费   367篇
  国内免费   52篇
管理学   865篇
劳动科学   29篇
民族学   171篇
人才学   123篇
人口学   25篇
丛书文集   1699篇
理论方法论   424篇
综合类   4986篇
社会学   483篇
统计学   172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388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304篇
  2014年   532篇
  2013年   422篇
  2012年   561篇
  2011年   578篇
  2010年   626篇
  2009年   622篇
  2008年   569篇
  2007年   469篇
  2006年   359篇
  2005年   391篇
  2004年   332篇
  2003年   389篇
  2002年   320篇
  2001年   326篇
  2000年   243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优素甫·哈斯·哈吉甫的生命哲学与庄子的生命哲学有许多近似之处,但由于两人思想背景不同,他们的生命哲学又具有各自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992.
产业内贸易与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动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中昭 《统计研究》2004,21(5):21-5
产业内贸易是与产业间贸易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一个国家既进口、又出口同一产业内产品的行为。随着国际产业转移的不断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张,中国进出口商品的结构得到了进一步改善,这种变化的最终表现是由产业间贸易为主逐渐转向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的贸易方式,贸易结构和方式的转变会直接影响工业化进程。本文试图用计量分析方法来揭示它们之间复杂的因果关系和时滞动态变化,从而进一步了解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动态关系和效应。  一、产业内贸易指数国际产业转移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和需求重叠等诸多因素,这…  相似文献   
993.
科技与人文的失调集中表现在当今“真”与“善”的冲突上。文章试图用东方心性之学来解决这一困境 :将科技人文化即主要是科技道德化 ,尤其应当把心性形上思想融合到现代科技实践中 ,使其尽量避免负面效应 ,发挥正面功效 ,福祉人类。  相似文献   
994.
威廉·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中的女主角凯蒂·康普生历来被指责为道德败坏的女人 ,被认为是导致康普生家庭衰落的罪魁祸首。其实 ,应受谴责的不是凯蒂 ,而是她生长的那个不健康的有障碍的家庭。父母失职、家庭冲突和同辈嫉恨把美丽的凯蒂一步步推向了毁灭。福克纳试图通过讲叙凯蒂的故事来向人们传达一个永恒的主题 :爱是家庭中最重要的因素 ,家庭环境对人的成长及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5.
缺失历史的艺术再现——解读美国少年历史小说《龙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少年历史小说《龙翼》通过叙述视角、场景、人物塑造等艺术手段描写了以一对华人父子为主要人物的华人早期移民克服困难,最终实现飞行梦想的故事,从而忠实再现了20世纪初美国华人移民艰苦奋斗的经历,补写了一段美国历史中一度缺失的历史;同时也为华人移民后代了解先辈的历史,为美国这一多民族移民的国家处理各民族的关系提供了生动且真实的素材。  相似文献   
996.
经济学和伦理学的关系问题是理论领域和实践领域的一个重大课题。随着经济学日益技术化、公理化和科学化,20世纪的主流经济学逐步丧失了道德伦理视野。然而,经济学要对现实问题真正作出思考和解释,依然不得不深入经济学公式背后的伦理问题。在经济学日益疏远伦理学的思潮下,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却掀起了一场复兴经济学与伦理学联盟、重建经济学伦理之维的“革命”。他强调经济学和伦理学之间关系的双向性,主张在重新宽泛理解经济学的基础上,“恢复”经济学内在拥有的“人的层面”和“社会层面”。  相似文献   
997.
中国古代封建专制社会制度的中央集权和至高无上的神权、王权统治,形成集侦查、起诉、审判三大司法职能三位一体的侦查制度.在权大于法的人治制度下充分体现皇权威望的审判和刑讯受到历代统治阶级的重视,其功能被人为地极度扩张,与之适应的讯问、拘留、逮捕等强制性侦查措施和唯心的"言证"制度得到高度的发展,野蛮的刑讯逼供取代科学的侦查方法,严重束缚中国古代侦查揭露、证实犯罪功能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998.
《道德经》的心理调治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经>中的修身养性思想,从心理调治的角度看,可归纳为返朴归真法、层层超越法、忘我静修法.返朴归真法是通过解除外界时自我本性的异化、恢复自我的真朴本性来调治行为主体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层层超越法是运用<道德经>中的辩证法思想去超越万事万物,以一种"无执"的心境来调治行为主体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忘我静修法是通过淡化、自我意识来调治行为主体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  相似文献   
999.
“异化”——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代表人物劳伦斯·韦努蒂提出的异化翻译策略,指出“反对英美传统的归化、主张异化和翻译,其目的是要发展一种抵御以目的语文化价值观占主导地位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以表现外国文本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同时对比描述中国译者中存在的异化翻译主张,从而揭示西方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对于中国译界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从哲学的自律本性看舍勒哲学的基本立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舍勒所理解的哲学自律本性,指哲学是没有任何前提而自我构成的,这种哲学通过其自身,并在自身内部和自身的持存中寻找并发现其本质和规律。对于过去的认识论者和形而上学家来说,哲学仅仅只是有关各种各样虚假问题的智力格斗。然而,真正的哲学思考,意味着使思考者的人格全面地紧张起来,并投入到世界当中去,去遭遇价值和本质的世界。价值哲学的任务就在于使得人格介入和参与到价值和价值本质的相互联系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