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5篇
社会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赴日唐僧与奈良佛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整个奈良时代(710~794)赴日的唐僧中,前期赴日的道璿等人与中期赴日的鉴真僧团具有代表性的意义。道璿不仅结交当时的文人政客,参与国家的佛教大典,而且对于天台教学在日本的传播也起了奠基作用。在鉴真的弟子中,留下著述的法进与思托二人无疑是两个特殊的存在。思托撰写的鉴真传记为我们保留下研究鉴真乃至唐日文化交流的重要资料,而法进不仅仅身体力行授戒,传播戒律台教,而且还撰述经论,从理论的深层对奈良朝的佛教社会施加影响。  相似文献   
42.
德格土司制定的十三条成文法与历代西藏地方政府制定的相关法规有着渊源关系,而历代西藏地方政府制定的相关法规又与藏传佛教戒律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因而德格土司制定的十三条成文法,无论在内在指导精神还是外在表现形式上,都受到了藏传佛教的影响,尤其是藏传佛教戒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43.
女大师指通俗小说中的一类女超人形象,其反正统、有法术,突出了女性异能带来的优缺点.小说比野史更标明对其情欲追求的憎恶.男性中心社会中她们以冲破男女大防禁律和神化女性为前提,带有区域性、复杂性和悲剧性.天书母题宣示正统,来源于知识阶层对书本上佛道文化的接受衍发.女大师形象往往跟女性不良生存状态相关,即陷入生活困境采取超常生存方式来应对生存挑战.女大师形象体现了佛教戒律的世俗化,带有明显的劝世讽喻意味.  相似文献   
44.
南朝诗僧借用乐府民歌创作了为数众多的、表现男女相思爱恋之情的诗歌,这在历代僧人诗作中是一个独特的现象。我们认为,南朝崇尚声色的社会风气、艳声俗曲引入乐府音乐、大乘佛教习学一切世间法的济世观对僧人写诗作文的许可,都导致这一独特文学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45.
《决策》2010,(1):6-6
最近,网上热传公务员十条“戒律”,每一条背后新对应着一个案例。如,不“当众”抽贵烟、戴名表,就是拿南京江宁区原房管局长周久耕说事;“不贴论文”,是拿“最年轻市长”周森锋说法。而不开名车,说的是内蒙古一贫困县的女检察长开名车被网友揪了出来。另外还有不被打伞、不看美女、不抓网民等等。  相似文献   
46.
白玉蟾创立的金丹派南宗不但在宗教队伍人员上有相当的规模,而且还有自己固定的宗教修行场所,有严密的宗教组织制度和宗教戒律.南宗的戒律制度,其完善成熟的标志体现在白玉蟾制定的<道法九要>中.  相似文献   
47.
在佛法的宗教化和宗教的世俗化过程中,普通信众会或多或少遇到理智上不能究竟的问题。尽管理智与情感在一个人开始信仰某一教义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这样的信仰等过程中到底扮演怎样的角色仍然是个谜,但是,如果没有勤专修行带来的对教旨的印证,这些问题将转化为一种不确定的怀疑,将导致新的烦恼,而且也会阻碍对道德的自觉。本文试图对源信、法然和亲鸾三人有关著作的比较中揭示早期日本净土思想发展变化的特点,从而帮助人们理解当今日本佛教界一些独特现象  相似文献   
48.
刘畅 《领导文萃》2010,(11):103-104
1962年万里18岁的长子万伯翱刚刚高中毕业,时任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北京市第一副市长的万里,决定送他下乡锻炼。40年过去了,如今的万伯翱已年过六旬,回忆当时的情景,每一个细节他都记忆犹新。他说,父亲之所以作出这个决定,一个深层的原因,是他对农民、对农村有一种天然的感情。  相似文献   
49.
戒律是僧人生活中之最高法旨,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僧人修行程度之高低与是否能够遵守戒律关系密切。随着佛教中国化进程的推进,自印度而来的佛教戒律自身也出现了某些松动,这些松动却恰恰成为僧人违戒的重要原因。文章试从戒律之繁复、前后矛盾以及戒律的让步等方面分析唐宋敦煌僧人违戒的原因。  相似文献   
50.
刘良吉 《江汉论坛》2007,(3):137-142
按波德莱尔的界定,纨绔子并不是衣着华美、玩世不恭、为所欲为,它有自己严苛的戒律:与众不同、反对和清除平庸、骄傲冷漠、高贵优雅和苦行等.波德莱尔特别是福柯所推崇的纨绔精神都有越界和极限体验的内核.波德莱尔的纨绔意味着某种拯救和至福状态;福柯的纨绔精神具有形上的存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