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75篇
  免费   424篇
  国内免费   43篇
管理学   540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104篇
人才学   64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2999篇
理论方法论   526篇
综合类   5197篇
社会学   352篇
统计学   43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385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200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330篇
  2014年   478篇
  2013年   410篇
  2012年   580篇
  2011年   649篇
  2010年   640篇
  2009年   638篇
  2008年   644篇
  2007年   553篇
  2006年   495篇
  2005年   495篇
  2004年   433篇
  2003年   466篇
  2002年   403篇
  2001年   337篇
  2000年   278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以诠释学的哲学观点作为理论框架和引入William R.Catton,Jr.在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上发表的“价值论”作为佐证依据,探究译者的“翻译欲”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主要从译者渴望获取“Desiderata”(渴望得到的某个译文)的永恒追求这一角度进行分析,证明译者的实际产出译文是很难达到译者的理想译文,并且初步构建一个数学模型和提出3种假设以确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翻译欲的特殊格局和揭示其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62.
那时候,我一直对苏芽耿耿于怀!当初,妈妈病重的时候,在我们一家人莫大的痛苦面前,她冷静得近乎冷漠。她摸着我乱糟糟的头发说,要是妈妈不在了,给我当女儿吧。  相似文献   
63.
荀子关于大一统王权政治的构想反映了儒家学说为适应战国末期的社会转型而发生的理论变迁。荀子提出了礼法互补、王霸并用的系统理论,为大一统王权政治提供了最佳的治国模式。关于大一统王权政治的制度建设,荀子论述了他的王政和王制的思想。荀子主张尊君,以树立和维护君主的权威,同时又主张以儒家的道统与民本思想为主,建立起对君主的权力与意志的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64.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古代氏族社会各种礼的温情依然残留着,并且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还在一定层面上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尽管孟子思想中最核心的观念是"仁",但他依据孔子以"仁"释"礼"的思路,对"仁"进行了理论抽象,不仅把"仁"看作是礼的内涵,而且进一步论证了礼乐制度所体现的仁义礼智,是一种先验的道德理性,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本质规定。  相似文献   
65.
我国失独家庭数量甚为庞大,其特殊保障问题已为社会关注热点,尤其是最为突出的再生育问题。由于失独家庭大都丧失生育能力,代孕乃是其实现再生育的主要途径。基于失独家庭的特殊性,对其有限开放代孕并不违反伦理道德,在法理和情理上也均具有合理性,且失独家庭因遵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而承受了失独的不利后果,故其选择代孕方式实现再生育的行为应当获得国家保障。国家不仅应当通过代孕类型、代孕条件、代孕程序等方面的制度构建来保障代孕的有序运行,还应通过扶助模式、扶助资金、扶助标准等方面的制度构建来对失独家庭代孕予以必要救助。  相似文献   
66.
中国封建社会绵延达二千余年之久,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封建社会延续如此长久,根本上是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67.
中国思想史中,孔门仁学所阐发的核心思想就是有关和谐社会的构建问题.孔门主张把父慈子孝的家庭伦理推衍成君宽臣忠民拥戴的社会政治伦理,在利益分割上,主张仁政、惠民,在"人之相与"方面,主张仁恕与兼爱.但是由于孔门自身政治立场的局限,其仁学与其标举等级的礼学在思理上彼此矛盾,不能圆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党倡导的和谐社会是建立在平等互利、公平正义基础之上的,它克服了儒学悖论,使和谐社会理论从悖论走向自洽.  相似文献   
68.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儒学,佛教和道教,均有其各自的养生观。认真总结儒、释、道三家养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但具有学术理论意义,而且对构筑小康社会,预防疾病、增强人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也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9.
抗战前重庆近代报业情况研究 --以《商务日报》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随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国内报刊活动空前活跃.重庆近代报业也伴随时代风潮产生、发展起来.作为新兴媒介,同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国家一样,经历了种种风云变幻、艰难屈辱,却最终顽强坚韧地壮大起来.以重庆当时土生土长、在本地刊行时间最长的<商务日报>为样本,分析研究近代重庆地方报业的发展情况及特点.  相似文献   
70.
孟子(前390年-前305年),字子舆,名轲,战国的邹国(今山东邹县)人。他幼年丧父,其母三迁,择邻而处,使他好学成材。成年后,他广收门徒,游说诸侯,在齐国—度位列三卿。但由于他的主张与当时诸侯各国称霸的要求相差很远,被认为“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未能得到推行。最后,孟子退居讲学,整理古籍,成为儒家学说的主要传人。其言论思想记载于《孟子》一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